发布时间:2025-11-07 12:15:28 来源: 半月谈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18年,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铺展了一幅宏伟蓝图。
7年时间,宏图变胜景。“党中央决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这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标志性举措。”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
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总书记首次来到地方;也是不到一年时间里,总书记再到海南。海南的发展、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经纬中有着十足份量。
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切?
于海南而言,建设自贸港是一次迈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汇报会上,总书记提纲挈领,将“促进海南高质量发展”定位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要目的之一。
回望建省之初,中部山区仍有“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根铁钉也要到岛外去买”;到如今,全球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加速汇集,一个三亚国际免税城里就能“买遍全球”。巨大的发展跃迁靠什么?
靠建省办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放胆发展生产力;靠国家战略引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溯根求源,靠的是改革开放这个“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
这次载入史册的封关,无疑将为海南带来更丰沛的开放空间,更难得的发展机遇。伴随“‘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落地,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将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助推高质量发展。
而将视野放开去,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海南一岛。
海南自贸港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在顶层设计里占有一席之地,突显这项工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地位——“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引领的价值,在“摸索”。
“由海南来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一个战略安排,不断摸索、大胆试验,现在蹚出来一条路子。”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期待,如今正在这里逐渐成为现实。
从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海关监管创新,再到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主动对接……更高标准的开放,更高标准的改革,这场实践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海南经验”,彰显着顶层设计之下“摸着石头过河”的敢闯敢试。
放眼全国,自贸区建设从上海起笔,如今在中华大地已是星罗棋布,映照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也彰显全面深化改革的深与实。
引领的价值,也在“牵引”。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一水之隔。大湾区成熟的先进制造体系、雄厚的金融科技实力蕴藏蓬勃动能,海南自贸港封关则将点燃联动发展的引擎之火。“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牵引作用”“助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汇报会上,总书记的要求明确而具体:“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深化同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合作”。
而于世界而言,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宣誓。
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17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投资……海南,既是连接东南亚的天然桥梁,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这片曾以“天涯海角”标注的地理尽头,如今已与世界潮流近在咫尺。
立足海南岛,面向两大洋。在这里建设自贸港、构建世界高水平开放形态,蕴含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战略考量,也是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言出必行。
“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回看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前的这段话,精准的判断里更是一份勇立潮头的大国担当——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窗口,中国用实际行动给出响亮回答。
策划:杜尚泽、彭俊
撰文:王洲、陈世涵
编辑:朱笑熺
海报:陈晓劲
校检:闫俏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