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17:29:39 来源: 扬子晚报
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吴雨婷)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工信部8月27日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围绕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了19条举措。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此次《指导意见》有两个最显著的亮点。一是规定了发展目标和顶层设计,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规模要超过千万。二是在市场开放和创新方面,明确了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租用卫星资源来开展增值服务,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的改革,探索发放一些新兴的运营牌照。
受访业内人士均表示,工信部此次发文,对整个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卫星通信相关业务会形成重大的市场爆发。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认为,政策红利将深度激活三大资本市场板块。首先是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低轨星座规模化部署加速,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将发射成本下降,相关企业订单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其次是终端设备与地面系统,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普及推动,相控阵天线、卫星模组等核心部件需求可能迎来爆发。此外,运营服务与数据应用的市场空间也是超乎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方面,卫星制造、终端设备、运营服务三大细分领域,指数近一年涨幅领先,但个股分化明显,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订单确定性享受溢价,而部分概念股因商业化进驻之后而出现了回调。邢星建议投资者可以短期关注政策催化下的主题性机会。如手机质量卫星标准制定可回收火箭首飞等事件的驱动,中长期布局具备核心技术商业化落地能力强的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