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02:25:42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重庆11月25日电 题:冬日农事忙 中国“西部菜都”新农人辈出
作者 张旭
制作冰块给豌豆尖(豌豆植物幼苗顶端的嫩茎叶)保鲜、操作无人机给大片“包包白”(甘蓝)做植保、为考取“农民高级技师”提升学历……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有中国“西部菜都”之称的重庆潼南,在冬日农事的忙碌中,感受到“新农人”辈出的勃勃生机。
冬意渐浓,豌豆尖再次成为川渝民众餐桌上的“顶流”。其口感清香爽口,下面条、炒菜、烫火锅皆可。
“今年,豌豆尖等‘绿叶菜’的市场行情走俏。”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村民龚先锋说,这跟菜品品种、品质、生长周期等都有关系。在其占地约40亩的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设施、大棚、微耕机等一应俱全,龚先锋还专门购置了制冰机,制作冰块,用于蔬菜运输过程的保鲜。
“相比父辈,我们所需的设施设备、技能技术更广泛了。”现扎根新胜镇三星村的“80后”农民代宏春说,目前,他有四台拖拉机、三台无人机、两台收割机,服务于农产品种植、管理、收割的全环节,还为周围数千亩土地提供耕作、植保等服务。
从事农业前,代宏春只有高中学历,从事农业后,他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提升学历,并获得“农民高级技师”职称。
代宏春说,自2011年投身农业后,就以此为主业。不过,他的从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为对市场不够了解,盲目投入导致亏本,一度亏损70余万元人民币。此后,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他才扭亏为盈。
虽然历经风雨,代宏春仍然觉得,现代农业是有魅力的,值得年轻人全情投入。
代宏春担任负责人的重庆市潼南区兴三星股份合作社,经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监测审定,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5年1月,该合作社所产绿长春牌南瓜、甘蓝,亦被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评选认定为“重庆最佳绿色食品产品”。
龚先锋深耕农业多年,曾将所产生姜销往葡萄牙等地。受此影响,其子龚羿嘉返乡“子承父业”。不过,身为“90后”,龚羿嘉对农村电商更感兴趣,他拍摄视频、运营社交媒体账号、从事农村生鲜配送等,还积极整合资源,探寻农文旅融合更多可能。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正培育出一批创新型、工匠型、管理型的“新农人”。与传统农业从业人员相比,“新农人”在知识、技能、眼光、学历、阅历等方面展示出更大的优势。
“我们曾同海外企业合作,为其推广肥料,对方帮我们在加拿大销售‘藤藤菜’(川渝地区的一种特色蔬菜)。”潼南区寿桥镇三教村村民王廷全说,这样的合作,在他身边就有不少。他认为,这样的开放、合作,亦是越来越多“新农人”出圈的秘诀之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