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绘就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温度的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0-22 21:18:08 来源: 中国网推荐

  

  中新网银川10月22日电 题:宁夏银川:绘就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温度的新画卷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宁夏银川市的“十四五”,是一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史,更是一幅民生有温度、发展有质感、文化有自信的生动画卷。

  在这里,企业因城市沃土而枝繁叶茂,城市因企业成长而活力迸发。在这里,政策精准滴灌让民生幸福可感可触,文化浸润滋养让城市品格熠熠生辉。在这里,首店集聚的新鲜活力、夜市升腾的人间烟火、智慧商圈的便捷体验,合奏着商业与人文的交响曲。在这片热土上,每个奋斗者的身影都在书写着时代答卷,每朵绽放的“繁花”都在见证着这片沃土的深厚滋养。

航拍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城多企双向奔赴共成长

  2021年产值超3亿元,2025年的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十四五”的这5年,是银川本土企业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跨越式成长的5年。

  2009年,几名大学生在银川创办了杞里香。十余年间,企业从仅销售枸杞干货的电商,逐步发展为涵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企业。自2019年起,杞里香在多个电商平台的枸杞滋补类目中长期位居前列。

  这几天,“双十一”促销战已然开启,杞里香却尽显从容。这份从容并非仅源于行业榜首的资历,更得益于产能、数字化与品牌力共同构建的硬实力。2021年,杞里香在位于西夏区移民村同阳新村的扶贫车间正式投运;2023年,杞里香仅用10个月便建成占地42亩的枸杞健康产业园。该产业园包含枸杞精深加工数字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等设施,不仅让企业彻底告别场地租赁模式、大幅提升产能,更推动其迈入数智发展新阶段。

  为推动“土特产”向“新国货”转变,杞里香一方面在上游深耕标准化种植,改变“山货”良莠不齐的旧形象,另一方面在下游细化消费群体与场景,打造莫小吉、纯耕、东方颂等品牌,使其成为受年轻人青睐的快消品。

  事实上,杞里香与银川实现了“双向奔赴”。企业每年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包含100多名移民和80多名残疾人,累计培养400多名电商直播人才。

  一花独放难成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深秋时节,银川百日攻坚战各建设项目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在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现场,工人正抓紧安装调试设备。该项目建成后,年产风力发电增速器将达4000台,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彻底打破国内陆上大功率增速器长期依赖外部配套的局面。

  今年,银川市经济总量即将迈上3000亿元台阶,增速领跑西北。同时,银川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突破200亿大关,省会(首府)城市GDP首位度达53.4%,位居全国第一。

航拍银川市区一处湿地公园。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家首店激活消费新空间

  对于住在金凤区阅海万家小区的市民谢玉婷来说,周末去阅彩城商圈已成“固定项目”。“先买杯喜茶或茉莉奶白,二楼逛服装店看折扣,累了去五楼探新餐厅,逛一天都不累。”几年来,这座家门口的商业综合体业态愈发丰富,常给她新的惊喜。

  在阅彩城,谢玉婷能在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选全球好物,到华为智能生活馆尝鲜全场景新品,去“山下有牛”奶饮店尝试本土新饮品。首店聚集带来的新鲜服务与产品,让她每周都忍不住打卡发朋友圈:“很多首店的东西从没见过,特别有趣。”

  近年来,银川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成凤凰幻城、漫葡小镇等10余条特色街区,怀远观光夜市、敬德夜市等10余个夜市,以及阅彩城、新华商圈、悠阅城智慧商圈平台,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消费选择。

  消费变化也藏在生活点滴中。今年,银川市5000余场商圈促销、餐饮展览等活动轮番上演,汽车、家电等消费券持续发放,带动重点消费与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既扩大消费,又改善生活品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如今,银川市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等,消费作为经济“主引擎”、民生“晴雨表”的作用愈发凸显。

阡陌纵横的银川平原(航拍图)。 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片惠民图景滋养城市魂

  在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研学课堂上,蓝白交织的染布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10岁小学生李一诺小心翼翼地拆解手中棉线,一块带着不规则花纹的扎染方巾渐渐展露真容。这是银川市非遗主题研学活动的日常场景,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鱼颖带领孩子们一步步完成扎布、染布、氧化等工序,让千年扎染技艺在指尖得以传承。

  无论是“新型文化空间”里的静心阅读、社区市民驿站中的非遗体验,还是“百姓大舞台”上的群众演出、公益性惠民演出引发的阵阵喝彩,这样的文化场景在银川俯拾皆是。“十四五”时期,银川市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持续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银川已打造各类特色文化活动阵地,年均开展惠民演出、研学体验等活动超千场,让市民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文化温度,不断提升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文化惠民的深入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银川市文化企业数量增至3851家,从业人数超过1.2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