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05:51:17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坚决不能把任何质量不达标的瓜装箱发货,缺货的订单尽快全额退款。”8月,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三塘湖镇的苦豆蜜瓜熟了,闫小兵忙着查看互联网上的订单销售数据,一再给销售团队强调,“宁可赔钱,也不能砸了三塘湖哈密瓜的招牌。”
闫小兵是巴里坤县小兵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6年,他放弃外企工作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三塘湖镇做起了“瓜农”。
“父母种了一辈子哈密瓜,那是记忆里最好吃的瓜,但不是销不出去,就是卖不出价格。”闫小兵说,“我想回来给他们卖瓜。”
三塘湖镇的哈密瓜销售难,与地理位置有关,该镇在巴里坤县城以北80公里,与蒙古国边境相邻,地处偏远。
“我想要种植出儿时记忆中哈密瓜的味道,带动乡亲们致富。”闫小兵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反对,却抵不住他态度坚决,只能陪着“折腾”。
“在做农业的过程中几乎年年都有坑,坑坑不一样。”闫小兵回忆第一年种瓜的情景,他想追求极致口感,计划等瓜熟透了再采摘,结果一场三天三夜的雨,50多亩地的瓜全部裂了,“我真的赔惨了,当时,好多老乡都认为我第二年绝对不会再种地了。”
闫小兵却在想,应该种什么品种的瓜?取个什么名字?销售渠道怎么建立?包装如何设计?物流快递如何解决?
“父亲给我传授了一种传统种植方法,利用三塘湖地区常见的苦豆子泡水进行灌溉,可以培育出品质上乘的哈密瓜。”闫小兵开始挨家挨户拜访瓜农,请教这种古法种植的诀窍,苦豆、羊粪种植法能够复原正宗新疆哈密瓜的风味。
他以家里的6亩地为起点,展开一场实验,希望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结果,来证明自己通过网络订单销售精品哈密瓜的思路切实可行。
2017年,古法种植的哈密瓜试种成功。这种哈密瓜的成熟期约为85天,闫小兵于5月份开始种植,其成熟期恰巧填补了常规哈密瓜与晚熟哈密瓜之间的市场空缺,即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巴里坤县商经委和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运营团队找到了他,一群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一拍即合,给这种哈密瓜取名“苦豆蜜瓜”。
“在种植中,我们保留了如‘苦豆施肥’等优质传统种植技法,确保一藤一瓜以获得更好的甜瓜品质。”闫小兵说起苦豆蜜瓜非常自信。
闫小兵和运营团队积极对接各类电商资源,建立销售渠道。得知苦豆蜜瓜销售遇阻,巴里坤各级党组织精准协调,牵线帮小兵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电商平台。针对巴里坤地里位置偏远,物流快递成本偏高的难题,巴里坤县相关部门带队多次与物流公司洽谈运输合作,降低物流快递价格,帮助农特产品走出去,
同时,闫小兵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加入三塘湖镇企业联合第二党支部,正式构建起“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电商赋能+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为“儿时的味道”打开一条新通道,让曾经“养在深闺”的苦豆蜜瓜,飞出戈壁,端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2017年,苦豆蜜瓜在线销售额达到104万元,2018年达到196万元,此后每年都有大幅递增,“今年预计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闫小兵言语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如今,小兵种植专业合作社苦豆蜜瓜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带动当地瓜农每公斤平均增收1元钱,带动当地100多户群众共同富裕,让家乡的“土疙瘩”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饭碗”。
“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是这片土地给我最甜蜜的回报。”闫小兵的这份甜蜜事业,正随着电商的翅膀,飞向更辽阔的远方。(人民网“行进中国”新疆调研采访团 唐晓勇、王欲然、唐佳、唐宋、杨睿、李欣洋、陈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