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6 18:51:32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社福建三明8月16日电 题:采莲南塘秋 莲香满建宁
作者 雷朝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时下“中国建莲之乡”福建省建宁县,正迎来采莲时节。家住濉溪镇圳头村的种莲大户谢炳贤夫妇,每天早上6点就来到了莲田。
建宁县地处闽赣交界,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据《建宁县志》记载,早在五代十国时期,金铙山报国寺前就已白莲摇曳。清代时,建宁白莲闻名遐迩。如今,建宁通心白莲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双认证,跻身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列。
“建莲之贵,在于其形如凝脂,质若琼浆。”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魏英辉介绍,目前,建宁全县种莲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年产通心白莲4000多吨,2024年建莲全产业链产值达27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农民增收超1亿元。
一个麻袋,一双长靴,一个小竹篓,谢炳贤熟练地拨开莲叶,走进比人还高的莲海中。不一会儿,小竹篓里装满了莲蓬,他将莲蓬倒进麻袋。
“由于种植周期短、产值高、变现快,莲子成为建宁农户种植的首选。”谢炳贤说,在当地,每年春分后栽种藕苗,七月下旬莲子成熟,七月至九月分批采收加工,到秋分采收结束,共可采17茬。
建莲制作工艺随着建莲的种植传承千年,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做莲子如绣花,手上功夫要好。”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传承人冯银英指尖翻飞间,一颗颗莲子已完成脱粒、去膜、通心等多道工序。娴熟的通心技术,既去除了莲心的苦涩,也保证了莲子外观的饱满完好。
“采收的莲子要当天加工,这样更能保证口感品质。”冯银英说,加工好的莲子需用有内套的编织袋或铁皮箱盛好,不与有异味的食品并贮,以保持其味之清香。
针对莲子加工繁琐、耗时耗力的缺点,建宁县引进示范推广莲子剥壳去膜一体机、烘烤房与烘干机等建莲加工设备,创新莲子初加工的传统手工模式,加快“烟莲轮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莲子产量和质量,增加莲农收入。
如今的建莲产业,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链条。全县建成30家专业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带动1.5万户莲农增收。
建宁县还联合涉莲科研机构、高校及生产加工销售单位,开发出速冻鲜莲、莲子露、鲜莲汁、荷叶茶、营养莲子米粉、莲藕粉、莲子曲奇饼等建莲系列产品40多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