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00:08:01 来源: 盖饭娱乐
中新网上海9月9日电(范宇斌 杨海燕)在电视剧《繁花》中,汪小姐靠着对汇率并轨过程中市场机遇的把握,而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当年人民币汇率并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下的市场萌芽。
记者9日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外滩15号大楼。这栋大楼不仅是一幢精美的历史文物建筑,更是见证上海百年变迁、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壮丽征程的生动写照。1994年4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外汇交易中心”)在外滩15号成立并发展至今。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应运而生。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汇交易中心的职责又拓展到了债券市场、货币市场。
“外汇交易中心在成立初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比较小,产品和服务也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仅限于国内银行。”外汇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董忆伟介绍说,经过30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如今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并朝着“全球人民币及相关资产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的目标不断奋进。
“目前,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机构,业务范围覆盖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各种金融产品现货及衍生产品的发行、交易、交易后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市场利率、汇率等基准指标的发布平台,还承担着支持和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职责。”董忆伟说。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市场存量债券约190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比88%。
“自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以来,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5%。2024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成交规模达到2617万亿元,对应日均成交量10.5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在中国主要金融要素市场的占比在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市场‘大动脉’。”董忆伟说。
近年来,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多项银行间市场的开放措施,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市场微观机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币种、多机制、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投资渠道,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目前,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法人机构超过1100家,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4万亿元,2024年现券交易量19.1万亿元。董忆伟表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既体现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显著成就,也为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在推进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过程中,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境外机构接入渠道,陆续推出“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为满足境外机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需求,先后推出“互换通”、离岸回购等业务,为国际投资者提供诸多符合其海外市场投资习惯的机制和安排,交易时长和服务地区范围也不断扩展。
董忆伟表示,一系列开放举措有效对接了国内外的规则和标准,既尊重国际通行惯例,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自身业务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一点接入、无缝对接,又符合中国的开放政策,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境内外市场有效连通。实践表明,开放机制带来的市场活力是非常巨大的。
如何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银行间市场,为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放又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董忆伟表示,在市场需求和开放要求的推动下,银行间市场对标国际标准持续完善各项交易结算机制,拓展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业务新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