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研发的犁何以能走出国门?♋️

发布时间:2025-09-01 04:05:23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31日电 (史玉江)“我们研发生产的国产犁,一天能作业500至600亩地,效率大幅提高。同时,自主创新的系列配套农机打破国外垄断,让农户都能用得起值得依赖的国产好犁。”近日,被评为“天山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郑炫如是说。

液压自动无极调幅犁。(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从与120马力至18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液压翻转犁,到与200马力至30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液压翻转调幅犁;从手动操控液压翻转到带自动换向阀自动翻转……30余载,被誉为“铁娘子”的郑炫研发出十几种适配不同耕地的农业机具,不仅占据国内多地市场,还赢得俄罗斯、中亚多国市场青睐。

  从儿时兴趣到一生追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史就是一部犁耕作业的发展史。在郑炫眼里,一台台大“铁牛”耕耘沃野,和土地平整、播种方式、种植水平等密切相关,是农作物丰产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父母是农业技术员,他们工作中的大田就是我儿时的乐园。父亲修理农机时,我就在旁边观察,感觉很有趣。”在第八师石河子市长大的郑炫说。

  儿时的兴趣埋下理想的种子。从石河子农学院(现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郑炫将兴趣爱好变成一生追求。

  从望“犁”兴叹到驰骋沃野

  20世纪90年代,新疆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翻转犁几乎全靠进口,一台进口液压翻转犁的价格抵得上农户好几年收入,让人望“犁”兴叹。

  “进口农机不仅贵,性能还受当地土壤条件制约。”郑炫说,这让很多农户仍使用传统农具,“遇上戈壁上的硬土,一天翻不了几亩地。”

几十年来,郑炫一心扑在农机配套设备研究上。(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于是,郑炫思索着如何研发出更适用新疆土地的犁,来打破国外农机产品的垄断。

  接下来的几十年,郑炫一心扑在农机配套设备研究上。“那段时间,躺在床上也在想这些问题。”

  “当地土壤有什么特点?职工在使用农机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技术细节需改进?这些问题只有‘脚踩在田中’才有切身感受。”郑炫说。

  她回忆,有一次去一二九团回访偏置犁使用情况时,农户反映有的农田盐碱较重,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犁地作业时,一边的轮子走在沟里,容易打滑,不但增加牵引负荷,作业指标也达不到要求。

  回厂后,郑炫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适应拖拉机在沟里和未耕地上不同作业方式的新型偏置犁,后来又研发适用于盐碱地的上翻下松犁。

  2001年,郑炫牵头承担兵团科技攻关项目“大马力拖拉机配套耕整机械研制与推广”,成功研制出匹配120马力至180马力拖拉机的系列偏置式液压翻转犁与调幅式液压翻转犁,打破当时国外产品垄断局面,成为新疆犁耕作业的主力机型。

  其间,这些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系列液压翻转犁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累计应用1.2万余台。

  从占据疆内外市场到走出国门

  30多年来,郑炫每到一个团场,都要询问当地农机技术员和承包户,针对他们的需求研发新的农机具。这种“从问题出发”的研发模式,让她先后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过载保护自动复位犁。(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长期连作土壤需要深翻作业,郑炫带领团队研制出“序列式深翻犁”;对于戈壁的开垦,研发“过载保护自动复位犁”;2024年成功推出可在驾驶室操控、实现整机快速调幅的“自动无级调幅犁”。

  针对高端犁国产化需求,2017年,郑炫主持承担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犁关键技术及制造工艺的研发与应用”,突破影响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犁作业质量、作业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研制出匹配200至320匹马力不同动力的9种机型,满足了多元化市场需求。

  “使用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价格只有进口机型的60%,提升了我们国产高端犁的国际竞争力。”郑炫表示,这9种机型已在国内5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累计生产销售近5000台,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广泛应用,并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目前,郑炫正带领团队研发3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系列液压翻转犁。“我们要将产品设计得更加智能,这样才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从传统“翻田用锄头,犁地靠黄牛”到如今“金戈铁马”,机械成为田间主力,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农业机械迭代更新的有力证明。

  如今,放眼新疆广袤田畴,植保无人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纵横驰骋,不仅成为农户好帮手,还成为田野里一道靓丽风景。

  “希望能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好环境保护效果的农机,更希望我们研制生产的国产犁出口到更多国家。”郑炫表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