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16:24:37 来源: 房天下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大状王》载誉返港 主创感谢内地观众
中新社记者 应妮
7月结束在内地的巡演,香港话剧团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载誉返港,首轮20场公演火速售罄,在此基础上香港场又加演10场。该剧主演、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刘守正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谢内地观众,“大家在各个网络平台上不吝表达对《大状王》的喜爱,帮我们在内地把票卖光”。
《大状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西九文化区及香港话剧团联合主办及制作,曾横扫第三十一届香港舞台剧奖,包括最佳制作、原创音乐、导演、男女主角在内十项大奖。此次内地巡演从上海开始,7月20日终于北京,两站共计23场演出几乎座无虚席,吸引逾35000名观众入场,创下香港音乐剧在内地巡演的场次及观众人次纪录。无论是刘守正、郑君炽、丁彤欣的原版组合,还是梁仲恒、袁浩杨、陈书昕的青春版阵容,都受到京沪观众的喜爱。
此次巡演让刘守正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发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上,这是该剧自首演以来的第50场公演。遭遇帘子没升上去的舞台事故时,他和郑君炽临危不乱,放慢语速,为工作人员紧急修正道具争取了时间。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观演情绪。“不可形容的默契”,他笑着如是评价。
此际再回望《大状王》的首演时刻,刘守正亦是感慨。2019年该剧已预演4场,原计划2020年首演,受疫情影响直到2022年才实现。其间,团队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不停打磨和排练这部剧,每次排练都持续四到六个星期。“首演场第一个鼓点响起的时候,真的就像做梦。现在仍然很怀念那种纯粹的感觉,就是当整个世界都按下了暂停键,我们一群人还在很纯粹为了喜爱而排练。我希望一直能以这样的心态去做好每个项目。”
对于《大状王》的成功,刘守正说,“我们不迎合观众,而是保留了自己最珍贵的初心,用心做好每件事已经很难了。在这个基础上,三个小时的剧观众也不会嫌长。”
从2001年加入香港话剧团,2018年转任导演兼演员,2023年晋升为助力艺术总监,刘守正的人生和港话紧密相连,也在《最后晚餐》《亲爱的,胡雪岩》《都是龙袍惹的祸》《顶头锤》等经典剧目中献上了精湛的演技。他将《最后晚餐》视为最重要的作品,迄今演出已超百场,2021年他还在内地执导普通话版《最后晚餐》并进行巡演,将港话原版剧作推广至不同地区。他由此也丰富和累积了很多表演和导演的经验,“虽然当导演很辛苦,但我有责任把经验传承分享给年轻人。”
在《大状王》中,刘守正演绎的方唐镜,给人感觉老谋深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他聚焦于诠释这个角色如何从“坏人”逐步变为“好人”,重在表达角色内心的挣扎与觉醒;而梁仲恒的版本更呈现年少轻狂,演员认为剧中方唐镜的锋利来自年少得志后的自我神化,而非单纯“反派脸谱”。这两版都获得观众的认可,刘守正表示,在合作中要尽量给予年轻演员们空间、提供有效建议而不扼杀其创作力。“他们(青春版)演完一两场之后的效果,比我们当年首演后的进步快得多。”
于刘守正而言,二十多年来,通过团队和自己的努力,培养了一批真正喜爱粤语、喜爱香港话剧团的内地观众,是最令他感到欣慰的事情。每每来到内地演出,热情的观众和熟悉的合作者都令他有探亲访友之感,“期待还能带《大状王》来内地巡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