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9 18:43:47 来源: 砍柴网
法治在线丨快递里的“中奖卡”暗藏陷阱 已经有人被骗上百万元
在网购时,你是否收到过商家在商品中附赠的小卡片,上面印着 “扫码抽奖”“好评返现” ,收到这些卡片后,拿出手机扫码也许还能领到返现或是小礼品?要小心了,这种模式已经被一些犯罪团伙给盯上了,他们将带有诈骗信息的卡片伪装成“中奖卡”放入快递中,有人被骗了上百万元。
只因扫码 “中奖卡”
有人被骗上百万元
四川广元警方在贵阳查获了一处犯罪窝点,窝点内摆放着一摞摞已打包好的快递。这些快递里面装着的,是些卡片之类不起眼的小东西。可就是这些快递,却让不少人掉入陷阱。家住广元的张女士,就因为一张藏在正规快递里的“涉诈卡片”,被骗了100多万。
2024年4月,张女士收到一份奇怪的快递。她有些疑惑,自己似乎并没有买过这么一件商品,猜想这件价值不高的商品可能是哪家网店给的赠品,也就没有太在意,反倒是里面的抽奖卡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张抽奖卡上,写着现金、冰箱等奖品,只要扫描左下角的二维码就能领取。张女士表示,之前在网上购物时,也收到过随商品附赠的中奖、返现卡片,她也曾扫码领到返现,所以这一次,她也没有任何怀疑,拿出手机扫了上面的二维码。
被害人 张女士:扫个二维码弹出来一个窗口,他就拉到一个群里面,在群里面要下一个App。之后就可以领礼品,他就送了热水壶。
虽然没有领到抽奖卡片上面所写的奖品,但热水壶的确收到了。张女士也就没有退出这个群,在随后的日子里,群里开始发布一些声称可以赚钱的任务。在张女士看来,这些任务操作起来似乎都很简单。
随手在指定App里搜一首歌、截个图,就能轻松赚到几块钱。这样的 “好事” 让张女士觉得挺有意思,更让她心动的是,这个群里还不断放出消息:后续任务的收益会成倍增长,但是想要继续参与的话,需要先缴纳一笔保证金。
对方信誓旦旦地保证,这笔钱只是暂时存放在账户里,随时可以取现,张女士没有犹豫就充了钱。可当她完成了任务,准备把钱取出来时,系统不是提示“操作错误”,就是显示“超时未完成”。之后账户就被冻结了,而要解冻,则需投入更多的保证金。
就这样,张女士陷入了“充钱解冻、操作错误又再次被冻结”的循环之中,从最初的几千到几万、几十万,最后充进去100多万。
涉诈物品究竟从哪里流出?
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办案过程中,邀请检察机关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办案人员认为,这起电诈案件的源头就是张女士收到的那份快递,而这也是案件侦办的突破口,根据被害人提供的快递面单信息,公安机关进行溯源追踪,最终锁定了寄出这个涉诈快递的地点。
这个隐藏在贵阳农村的自建房内,民警查获一大批涉诈中奖卡片,此外还有 “退费公告” 等道具,这些都是涉诈物品,差点就要被寄往全国各地。这次行动中,公安机关抓获了这起诈骗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周某。经过审讯,张某交代,自己从境外诈骗团伙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指使周某联系快递公司,通过盲发快递的方式为境外诈骗团伙引流。
检察机关认为,本案中的关键是,这些涉诈物品如何通过物流网络流向多个地方。很多快递企业内部,都发布过禁止邮寄非法印刷品的通知,明确提到本案中出现的中奖卡、退费公告等可能涉及诈骗的印刷品,是禁止收寄的。那么为何这些涉诈的快递能够逃过监管?在检察机关的引导下,警方针对这一犯罪链条展开侦查。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范子雄:快递公司从业人员,其中一部分和犯罪嫌疑人心照不宣。在寄递小卡片时,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一种诈骗手段,但是有一部分从业人员又坚决否认。本案的难点也在这个地方,怎么样去认定犯罪分子主观故意,从而确定他们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予以打击。
早在2015年,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就对快递行业提出“三个百分百” 的规定,即百分百收寄验视、百分百实名收寄、百分百过机安检,这也是保障寄递安全制定的关键制度。
但在这样的制度下,涉案快递站点依旧将这些涉诈物品寄出。检察机关认为,这些快递站点的负责人对于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知情的。随着案件办理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经过充分调查,办案部门查明,2024年1月至4月间,张某等人勾结一些快递站点负责人,共发送涉诈快递40万单,涉及四川、贵州、重庆等多地,现已查明的被害人有20名,被骗资金达374万余元。
2025年2月,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对该案的张某等十多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中。
涉诈品进入寄递渠道
快递企业岂能松手
在本案办理中,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发现,有些快递公司在案发前就已多次收到了寄递涉诈物品的投诉,但是他们并没有严肃处理这些问题,导致涉案快递站点没能引起重视,继续收寄这些违禁品。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李云成:快递站点出现投诉情况后,快递企业没有实质性处罚,不会向公安机关反馈举报。
作为新兴业态,快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四年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办理的寄递毒品等违禁品犯罪案件相关情况深入分析调研后,发现了寄递安全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发出“七号检察建议”,协同推进寄递安全问题治理,切实减少和预防寄递违禁品犯罪案件的发生。
针对涉诈快递案件中快递行业暴露出的监管不力等问题,多地检察机关也正在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管,助推社会治理。
针对这起案件中快递行业暴露出的问题,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也在当地进行调研,并向当地邮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共同推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李云成:检察建议主要是加强收寄验视规定,也就是“快递企业三个百分百”,以及加强快递流转过程中,入港中转环节的安全检查,加强分析研判。
检察机关在检察建议中强调,快递站点在寄件时,要严格执行实名寄递、开箱验视、过机安检,同时快递从业人员在转运、派发快递时,也要加强对快递的检查,如果发现疑似涉诈卡片的快件,要及时上报进一步核查,从寄递的各个环节杜绝邮寄涉诈物品的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