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8 03:56:18 来源: 金融界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创作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该片的文化价值、艺术创新与社会影响展开深入交流。
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以广阔的文明视野,鲜活的人物故事与深厚的历史现场,系统梳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展现乡土中国深植厚土的文明根系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节目自2025年10月播出以来受到关注,收视与传播数据表现亮眼。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该片主创团队代表当日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创作理念与实践感受。总制片人冯其器表示,“创作团队努力挖掘传统村落中那些能够滋养我们、给我们力量,启迪我们的智慧,并通过大量的案例与影像向观众揭示出:传统村落中保存着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没有丧失价值,反而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村庄作为中华文明的活态载体,基因宝库,蕴藏着中国的传统、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伦理,以及由现实而走向未来的趋向。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把镜头对准了村庄,将深厚的思想、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细节,鲜活的人物熔铸于一体,具备了极强的穿透力与艺术感染力。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认为《村庄里的中国》不仅展现了村庄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揭示了村庄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唤醒了全社会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的一种认知。与此同时,作品以高度的思想站位、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与研究素材。
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海报。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指出《村庄里的中国》以文明叙事的顶层设计,成功地回答了“我们从何处来”的问题以及“何以中国”的命题,奠定了作品骨架与气派。同时,作品把纪实表达和进行时的语态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生动性、可看性。
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指出,《村庄里的中国》以历史自觉,生态自觉与时代自觉,清晰地阐述了村庄是中华文明的根系所在,生动地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文发展理念中,注重人和自然,人与草木山河,人与社团群体之间的一种互构和互嵌的关系,同时它以影像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对乡土文化、对家庭生活的一种情感羁绊与精神回归。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郭长虹表示,优秀的作品总能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他认为《村庄里的中国》为新时代的乡村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它让我们通过村庄里现存的物质文化,看到了深层次、有价值且具有先进性的精神价值。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村庄里的中国》成功实现了学术性与大众性、思想性与可看性的有机统一,在深刻的文化表达与广泛传播之间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该片不仅完成了对中华文明根脉、乡土中国的深情礼赞,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国际传播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范式。
据悉,《村庄里的中国》第二季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