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3 07:53:03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蔡 奇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3日 第 03 版)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对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一、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根本保障
《建议》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实践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为新时代开新局、谱新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治保障方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提高全党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力扭转了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倾向,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思想保障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组织保障方面,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和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建设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作风保障方面,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推动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在纪律保障方面,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把加强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正确行使权力、积极担当作为。特别是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纯洁了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
二、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要求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复杂,对全面从严治党这场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需要全党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把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顺利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议》擘画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精神状态、作风形象,对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从严管党治党力度。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要清醒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自我革命还抱有错误想法,存在松劲歇脚、畏难退缩、消极应对甚至刻意抵触等情绪;有的党员干部明哲保身,不愿担当作为;“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尚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存量未尽、增量仍然易发多发;有些地方和单位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等。对此,要始终保持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氛围、严的措施,坚决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消极因素,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建议》把“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写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推动全党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职责,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重大决策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开展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要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是坚定信仰信念、保持正确方向、不断取得事业新胜利的成功之道。要坚持不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首课、主课地位,完善“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等制度,用好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汲取蕴含其中的丰富政治智慧和党性滋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素养的增强促进领导水平的提升。抓好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引导他们打牢理论功底,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这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举措。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防止一些干部急功近利、盲目蛮干、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引导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努力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是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加强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等工作,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党员网下和网上、平时和应急的作用发挥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随着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成为党建工作新的广阔空间和重要阵地。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进一步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等问题,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着力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在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是以优良作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巩固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成果,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充分运用从抓作风建设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常态化开展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深入查找党性党风党纪上的差距不足,自觉纠正和克服各种思想偏差,以坚强党性涵养优良作风。健全经常性发现、解决作风问题机制,常态化分析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改整治,对顶风违纪现象露头就速查严处,铲除“四风”问题土壤,坚决防止反弹回潮。从严监督执纪,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坚持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强化严管严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贯到底。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保持毫不放松、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不断健全长效机制。
要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这是以良好政治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深化标本兼治。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决惩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加强对权力配置、运行的规范和监督,注重查找权力运行漏洞、补齐制度短板,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典型案件、身边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