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6 18:09:52 来源: 封面新闻
原标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五个关键词解码七月经济(权威发布)
8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付凌晖介绍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7月主要指标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发展“进”的步伐稳健。“尽管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随着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各方面积极作为,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付凌晖说。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7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今年以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付凌晖说。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今年以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产品方面,7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产品方面,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7月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7月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
7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活力。
付凌晖表示,货物进出口保持较强韧性,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推动外贸多元化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稳外贸政策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半年,出口增长仍具有不少有利条件。
多元化成效继续显现。1至7月,我国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11.7%。
商品竞争力持续增强。1至7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2%。值得关注的是,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我国企业大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总的来看,7月商品市场销售增速有所放缓,但服务零售保持总体稳定。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带动下,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付凌晖说。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20.6%和14.9%,继续支撑商品销售增长。
暑期居民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文旅休闲等相关消费较快增长。1至7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持续完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投资:潜力依然巨大
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在4%至5%左右
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比1至6月回落。尽管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投资规模上,扣除价格因素,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在4%至5%左右。
投资结构上,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至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高端行业投入加大,1至7月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9%、32.8%、16%。
“两重”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1至7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大规模设备更新拉动作用明显,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拉动整个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我国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是阶段性的,对此要全面看待。”付凌晖介绍,从未来发展看,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投资空间潜力依然巨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补齐民生短板都需要加大投入。
物价:出现积极变化
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环比由降转涨,核心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连续扩大。
在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下,7月CPI环比上涨0.4%,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显示出市场供求出现积极变化。
付凌晖分析,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扩大,主要得益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效实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价格带动增强。同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也促进了价格回升。
7月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由环比下降转为持平,止住了下跌势头。
7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从企业预期看,7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56%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记者手记
正确把握形势 更加积极作为
回看7月国民经济成绩单,主要指标总体平稳,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部分经济指标的波动该如何看待?
面对正常波动,当多一份平常心。就投资来说,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投资动能减弱,新兴行业成长尚难以完全对冲等因素影响,也有部分地区高温暴雨频发影响项目工程施工等短期冲击影响。
正确把握形势,当多一份自信心。外贸领域,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背景下,7月我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工业领域,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产品等亮点纷呈……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展望未来走势,当多一份进取心。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仍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须主动作为、科学施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
关键时期、关键一年,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最需正确把握形势、凝聚工作合力、鼓足干事劲头。让我们更加积极作为,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心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