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学企于杭州共探AI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10 00:30:53 来源: 企业网

  

  中新网杭州11月9日电(奚金燕)11月9日,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25之江营商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知名高校及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问题、发展路径与未来前景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主办方 供图

  人工智能竞速 知识产权成核心赛道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浙江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全力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已培育出阿里云、“杭州六小龙”等一批领军企业。今年1月至8月,浙江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达4226.2亿元,同比增长21.9%。

  产业的腾飞,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坚实护航。浙江在知识产权领域成果显著:该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全国前四,数字经济产业发明专利数量增速全国第一,宇树科技获2025年WIPO全球奖,是今年中国唯一获奖企业;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量和转化运用金额均占全国总量的七成;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知识产权专业法庭等。

  然而,人工智能的飞速迭代也带来了新的治理难题。AI生成物的权利归属如何界定?训练数据的合规边界在哪里?面对这些挑战,该如何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既鼓励创新又能防范风险?这正是本次论坛深入探讨的话题。

  论坛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联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共同研究形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该报告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应对策略。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有关专家表示,该报告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其研究成果值得各方关注。

  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将持续推动形成探索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等法律制度下的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治理规则,加快打造一个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并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等新兴保护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丰沛的“阳光雨露”和更肥沃的创新土壤。

  拓展合作网络 构建政产学研协同生态

  合作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论坛期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共同推进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智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领域重大课题研究、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等,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据悉,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清华浙江长三角研究院共同成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指导建设。该中心将汇聚清华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的顶级研究力量,立足浙江的产业实践,重点开展AIGC版权归属、算法可专利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研究,推动形成可落地、可推广的立法与政策建议,助力浙江打造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创新策源地。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的合作,则将重点加强国际化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

  链接全球服务 助力企业国际化布局

  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与国际接轨,论坛现场促成了多组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地。

  “我们选择与香港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作,正是看中其覆盖全球15个主要城市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杭州市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表示,这将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快速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和侵权防御体系。

  浙江途瓴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与全球知识产权数据商比利时Fovea IP集团达成合作,其负责人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合作价值:“通过Fovea IP的全球知识产权数据资源,我们能为浙江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海外商标监测和布局、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科技金融评估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和自我保护能力。”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该局将持续放大论坛效益,通过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依托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国际商标协会等国际组织,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境外高端服务机构,让更多的浙江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服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