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20:48:55 来源: 上游新闻
《扫毒风暴》高分收官 导演五百接受记者采访
拍出禁毒剧的时代变迁
刑侦涉案题材电视剧《扫毒风暴》7月27日在央视正式收官,在评分网站上有超过四万人给这部剧打出了7.8分的高分,在电视端和视频网站,也坐上了近期收视和播放数据的头把交椅。
争议人设取决于缉毒警的真实人生
不同于传统禁毒题材,《扫毒风暴》在剧中采用了“双强”模式,缉毒警林强峰与毒枭卢少骅的猫鼠游戏,始终是这部剧人物塑造的核心。剧中由段奕宏出演的林强峰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缉毒警形象,他从边境缉毒警的卧底任务归来,带着卧底工作时的习惯,看上去嘻嘻哈哈,但敏锐而警醒,在与警队同事相处中也需要彼此磨合。在五年的追捕毒枭卢少骅过程中,他又凭借着独有的敏感和直觉紧追不放,最终成功将毒枭缉拿归案。
在不少观众看来,林强峰的“非典型”警察形象看起来似乎有点“癫”。而导演五百说,这种“非典型”的人物设定恰恰是他和演员段奕宏认真商讨之后的结果。剧中,林强峰曾在卧底任务中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被毒贩残忍杀害,这种强烈的感情创伤让他在后续的人生中很难真正地打开自己。林强峰深知缉毒警的工作性质之残酷,而他选择防守的方式就是格外地外化。
“主动进攻,是他的一种防御方式。我们看到他到哪里都会先开口说话,带着一些挑衅的语气,去掌握主动权。他不希望他自己的内心,或者是软肋、致命的弱点被别人看见,哪怕是身边最近的人。”五百认为,林强峰深知自己作为缉毒警要面临怎样的人生,因此做好了随时牺牲、随时离开的心理准备。
故事的最后,林强峰牺牲也十分意外,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戏剧效果,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缉毒警。五百说,他在拍戏前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记录,有一部纪录片《中华之剑》让他印象深刻,“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个缉毒警上一集还在,下一集人就没了,这就是我们的缉毒警。”
反派形象不必流于脸谱化
相对于林强峰的外化,毒枭卢少骅反而走起了内化的路线。剧中,由秦昊饰演的卢少骅沉稳而阴鸷,沉默寡言但善于玩弄人心。他从普通的工厂保卫科副科长一步步走进深渊,犯罪网络遍及世界,犯罪言行令人瞠目。
对于这个有人物原型的角色,五百认为秦昊向内走的演法是合乎人物设定的。“卢少骅的人物特色就是谨慎——他穿衬衣都会系上纽扣,手机会装手机套,他对身边人从来没有绝对的信任。他工于算计,会一直利用身边比较单纯的人,在西港走私的时候让哥哥顶包,首次制毒后让师傅顶包,包括后来的几任妻子。”在五百看来,卢少骅的世界只有他自己,自负感蒙蔽了他的双眼,“当巨大的利益摆在他面前,到最后已经和钱无关,他整个人的欲望被放大到了目中无人的程度,他才敢在全国通缉的时候又回到自己的故乡。”
除了卢少骅,剧中出现的一众配角形象也都各具特色。五百说,在采风中主创接触了不少真实的案例,会把这些真实的桥段融入剧本创作中,因此整个人物的设定也就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希望反映禁毒事业的时代变迁
《扫毒风暴》聚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九十年代初期海洛因猖獗到2000年后冰毒兴起,伴随着中国对毒品网络的打击手段升级,禁毒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五百看来,《扫毒风暴》选取了这个时间节点和阶段来做切入,正是希望借助这个故事,去记录中国禁毒事业的变迁。
在前期准备阶段,主创接触了大量真实的缉毒案件案情,通过对材料的梳理,认识到中国的禁毒事业也是一步步发生着变化,“从最早成立缉毒总队时其实还并不了解冰毒等一些新型毒品,而如今我们的缉毒警只要经过身边,通过气味就能够判断,这都是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有的成果。”五百认为,中国是对毒品管控十分严苛的国家,但即使这样也依然有毒贩铤而走险,“这意味着毒贩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心病狂,他们也是非常难抓的,在现实中就是有很多毒枭是被层层隔离的,需要一层一层地抓捕才可能触及核心。”
同时,透过艰难的抓捕过程,除了表现毒贩的奸诈,更多还是希望能够完整地呈现缉毒警的困难与艰辛。“中国今天的禁毒成功是一个时代的事,我们从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管理、法治和宣传上的加强,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每一个缉毒警在背后一步步默默推进的。”这是剧作始终想呈现的时代感和命运感,而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警察抓毒贩的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