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0 03:31:07 来源: 半月谈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据介绍,历经3年创作时光,拍摄行程近万公里,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摄制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自8月4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及湖南金鹰纪实卫视等平台播出起收获颇多关注。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18时,该片在CSM全国网同时段省级卫视位列非剧类收视第一,美兰德数据统计显示,该片覆盖网络用户2.91亿人次,根据央视索福瑞数据统计,全媒体视听总时长破13.5亿分钟,15-24岁年轻观众占比达到42%。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表示,《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宏大的篇幅生动记录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了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民族大义,展现出厚重的历史真实感与纵深感。该片创新运用AIGC等先进技术,结合高清制作手段,有效弥补了实景拍摄的局限,增强了视听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左宗棠收复新疆》总撰稿王登渤表示,此次创作致力于让观众在宏大而细腻的叙事中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本片以多维度、多视角全面展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全过程,尤其注重呈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广泛辐射效应与深远的时代意义。创作团队始终秉持大历史观,坚决避免虚构与过度戏剧化,突出左宗棠在维护领土主权上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刻画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维度,从而塑造出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
该片总导演王新建认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创作中必须将这一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真实、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团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考据、细抠历史细节,坚决避免将历史人物简单脸谱化,致力于塑造出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左宗棠形象。在表现手法上,本片采用剧情化的叙事风格,增强观看代入感,但始终以史实为根基,做到有据可依、有史可循。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片自觉、主动吸取历史学界新鲜的思维成果,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内在思维动力,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提升民族的历史修养。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视听研究室主任、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冷凇,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大正,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东梁在内的到场专家学者认为: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通过讲述左宗棠收复、平定新疆并推动建省的事迹,有力助推公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