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2 07:09:12 来源: 中国搜索
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的“她力量”
陈平当选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主席
2025年10月15日,在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执委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陈平成功当选为该机构全球主席。这也是该机构自1979年成立以来首位由来自中国的女性担任的最高职务。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介绍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德文全称: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ÜR VOLKSKUNST,简称IOV)是专注于全球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的国际性组织,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正式合作机构。该组织于1979年在奥地利安多夫成立,近五十年来,始终以挖掘、保护与推广国际民间艺术,特别是民间文化遗产为核心使命。
目前,IOV的会员网络覆盖175个国家及8个岛屿地区,汇聚了近四千名会员,涵盖政府文化机构、研究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专业协会、文化艺术公司、艺术节团体,以及众多学者、专家、专业艺术家和民间艺人。IOV的最高机构为全体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会议,由各国投票代表选举产生五名执委会成员,其中主席一位、副主席两位,秘书长及财长各一位,任期为四年。副执委由十九位在文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享有国际声誉的专家担任。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国际资质与地位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从成立以来,得到了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充分认可和重视,并获得如下地位: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
NGO In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
NGO In Official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咨询专家机构
NGO Accredited to provide Advisory Services t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ESCO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工作宗旨与目标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长期积极响应并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公约精神,全面参与并推动其发起的各项相关活动与计划。通过促进各国民间艺术团体间的互动交流,IOV积极支持并参与国际民间艺术领域的会议、学术研讨、艺术节及展览等多元活动,助力全球民间艺术的保护、研究与信息流通。
多年来,IOV致力于协助世界各国文化机构、民间艺术组织及艺术家,开展包括艺术节、学术研讨会、手工艺展览在内的各类文化交流项目,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共同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组织和支持各类民间艺术交流平台,IOV在各国各民族之间搭建起理解与尊重的桥梁,维护民间艺术的健康发展,实践以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工作范围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涵盖民族艺术节、传统工艺展览、民间美食节、青少年艺术节、民俗学术研讨会、文化遗产调研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及大型民族服饰展演等。这些活动旨在协助世界各国与各民族争取更多资源,以保护与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IOV持续致力于各国民间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整理,工作范围广泛涉及舞蹈、传统民歌与音乐、传统服饰、民间工艺品、民族志研究、民俗展示、民间艺术节日,以及民间建筑、医学、童话、传奇、文学与诗歌等多个领域,全面推动民间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
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深处的语言。它以歌舞、手艺、仪式与节庆为形式,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也唤起着人类情感的共鸣。它不仅记录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古老对话,更以其独特的艺术之美,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保护民间艺术,不仅是对文化多样性与创造力的守护,更是为人类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也是创造力的源泉。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与荣耀,也是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始终肩负的使命与追求。
图片|暨南大学
(“民艺传承”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