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的四重亮点🍈

发布时间:2025-09-03 19:31:12 来源: 知识网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题:九三阅兵的四重亮点

  中新网记者 尹倩芸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这是中国继2015年之后第二次举行九三阅兵,阅兵现场呈现诸多亮点。

  ——抗战“印记”随处可见

  鲜明的抗战“印记”贯穿阅兵始终。

  80响礼炮,铭记胜利80年。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托举数字“1945”和“2025”的年号台,两侧共14只和平鸽雕塑则象征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

  阅兵仪式开始,阅兵车牌号“1945”和“2025”在互联网上刷屏,人们热议“英雄一直都在,他们看得到”。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26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随着8万只气球和8万羽和平鸽升空,大会结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直升机组成巨大的“80”字样。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94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14年抗战历程,这些与抗战紧密相关的数字随处可见,细节中蕴含深意。

  参阅部队多从具有抗战部队血脉的单位中抽组,涵盖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主力。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中国军队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旗帜。

  ——“明星”装备集中亮相

  本次阅兵,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中国军队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其中有不少受外界关注的“明星”装备。

  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受阅的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是中国军队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鹰击系列导弹完善了立体反舰体系,是打击海上之敌的“尖兵利器”。

  核导弹第一方队受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中国军队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作为中国战略反击体系的重要组成,“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驶过天安门广场。 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无人作战群中,多项“奇兵利器”,将创新未来海战和空战样式。歼击机梯队也有多型新型隐身战斗机集中亮相。

  ——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

  中国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在此次阅兵亦有体现。

  去年,中国调整组建信息支援部队,相应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领导管理关系。改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此次阅兵,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依次接受检阅,这是三支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

  其中,军事航天部队首次以战略兵种名义接受检阅。据介绍,军事航天部队提高安全进出和开放利用太空能力、增强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为更好和平利用太空全面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国军队发布了新的兵种军旗。阅兵现场,四个军种、四个兵种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亦是中国军队军事力量的全方位展示。

  ——阅兵场上“她力量”

  阅兵现场,女机长谭红梅亮相空中梯队,开着运油-20A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她是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也是首批改装运-20大型运输机的飞行员。她的出现,让网友直言“好帅的女机长”。

  除了谭红梅,更多女性力量也在阅兵仪式上展现风采。作为今年阅兵场上唯一的全女兵方队,民兵方队首次出现在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上,抽组民兵覆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受到广泛关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民兵方队接受检阅。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徒步方队中的中国女民兵步伐铿锵,英姿飒爽。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的受阅着装有新变化。与六年前国庆阅兵不同,此次参阅民兵未着红色礼服,而是换上一身迷彩服,不仅契合本次阅兵的实战化理念,亦展现新时代中国民兵的崭新形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