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20:48:48 来源: 新华社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 雷妍)眯起眼睛、变换包装角度识别食物的生产日期,拍个照片放大看配料表……想必在超市中想要认真看产品信息的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为解决这一痛点,“数字标签”来了。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进一步细化了数字标签的应用要求。
央广网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数字标签突破了食品标签“实体化”的边界。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入数字标签页面,运用页面缩放、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有效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
此外,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公告》明确允许通过数字标签展示更多因实体标签版面受限而无法展示的合法信息,包括:配料具体来源及生产工艺细节、产品产地溯源信息、详细食用方法建议、食品安全与营养特性说明、全链条产品追溯信息等。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应用数字标签,可极大丰富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标签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知识,推动其成为科普宣教和风险交流的良好载体,也为食品企业更好地传递食品信息提供了空间。“数字标签”的应用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那么,消费者如何找到“数字标签”?
为提升数字标签辨识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计了数字标签专属logo。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可认准以下标志。
目前,蒙牛、鲁花、百事、飞鹤、三元、康师傅、星巴克、双汇、光明等企业积极响应,已有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食品类别的超千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
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标签管理、推动数字标签全面应用,按照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作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组织全国各省市及相关食品行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