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00:38:04 来源: 新华社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对于二战胜利的贡献理应被全世界铭记。
“中国的贡献极其重要,是同盟国能够取得二战胜利的关键。”
他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议,他说重温联合国创立初心正当其时。
“我认为,我们关切的议题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完美契合。”
谈及对习主席的印象,他表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清晰战略眼光的领导人。他能够放眼长远,制定长期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接受《高端访谈》独家专访,敬请收看。
此刻,我们正在位于海河之滨的天津,即将采访前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本次上合峰会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上海精神”又与联合国目标有何深层次契合?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一承载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战争、和平、发展又有怎样的切身体会与深刻思考?他将通过《高端访谈》,向国际社会传递怎样的愿景?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8月31日,中国天津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上合时刻”。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到海河之滨,共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回望世纪之初,上海合作组织在黄浦江畔宣告成立。成立24年来,这个首个中国参与创建、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如今的上合组织,已经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拥有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共计27个国家组成的“大家庭”,成为人口约占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重要国际组织。
王冠: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非常荣幸您能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端访谈》的专访。
古特雷斯:我很高兴再次接受总台采访。
王冠:我们先从上合组织说起,它建立在“上海精神”之上,核心是尊重不同文化与文明、坚持平等相待、摈弃冷战思维。您如何看待上合组织在当今世界的作用,以及它与联合国价值观和倡议的协同性?
古特雷斯:我认为,多边秩序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联合国与各区域组织之间开展良好合作至关重要。相较于联合国这样的全球性组织,区域组织更了解各自所在地区的问题。所以在联合国与上合组织的合作中,我们能比双方各自单独行动走得更远。我此行的目的,正是要与这个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组织深化合作。上合组织代表着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且覆盖了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能有机会参加此次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将尽最大努力推动我们两个组织的合作走向深化。
王冠:您已多次出席上合组织的相关活动了。
古特雷斯:当然。
王冠:鉴于当前世界正处于地缘政治转型期,您如何看待上合组织在当下的重要性?
古特雷斯:我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所有地区、所有文化、所有宗教、所有文明都能合作共事的世界。多极化意味着不存在“支配”,意味着各国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合作。在构建多极世界的进程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上合组织的存在,是我们迈向真正多极世界的基础条件之一。目前多极化这一目标尚未实现,我们仍在为之努力。然而,有很多势力不愿看到多极世界的到来,他们更倾向于一个基于强权关系的世界,这就势必导致国际关系陷入某种混乱,而这种混乱正是我们必须竭力避免的。
王冠:在描述当前向多边主义和多极化转型时,您曾提出,我们正处在向多极化过渡的“煎熬期”——在这个阶段,一些国家利用地缘政治分歧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却不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能否为我们解读向多极化过渡的“煎熬期”这个概念?
古特雷斯:如我所说,这正说明我们尚未真正迈入多极化世界。在许多方面,世界正处于失序状态,“煎熬期”正是这种混乱的现实写照。大家以为可以自行其是,不尊重国际法,不遵守《联合国宪章》。需要强调的是,多极化世界并不意味着摒弃多边治理方式,恰恰相反,多极化世界更需要多边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就是明证。那时的欧洲是多极的,有法国、英国、德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多方势力,但缺乏多边协调合作机制,最终战争爆发。现在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我们看到新兴经济体以远超传统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全球层面的新均衡态势,必须转化为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在安全还是经济领域的合作都至关重要。同时,要确保各国在合作过程中接受全球治理体系,而联合国体系应该在这一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开始思考持久和平之道。
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联合国宪章》签署仪式,中国代表首先签字,见证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历史性一跃。这一天被命名为“联合国宪章日”。
9月2日,随着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就此正式成立,全球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
王冠:古特雷斯秘书长,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而且还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您如何评价中国这些年来对联合国体系,还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作出的贡献?
古特雷斯:中国在联合国职责涵盖的所有核心领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包括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发展、人权等方面。我们正在不断加强中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合作。我想重点强调在如下几个方面,中国都制定了极其重要的发展合作政策。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联合国的核心目标,中国在这方面的贡献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中国在调解某些冲突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和平正是联合国的核心使命之一。中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也发挥着引领作用,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也是联合国的核心目标。因此我认为,中国如今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也是联合国工作的重要支柱。
王冠:您刚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那么请问中国与联合国下一阶段的重点合作领域将是什么?
古特雷斯:我想去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未来契约》中已明确了一些关键领域。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与数字领域合作的重要性,这种合作不应仅限于发达国家之间,也不应只限于像中国这样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强大实力的国家之间,而应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也能共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气候议题也极为重要。我们正处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时期,实践证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最经济、最高效的能源生产方式。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发挥着引领作用。同时,我们正积极推动《新和平纲领》,这一纲领意味着对话、合作,还意味着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能够携手共进。中国通过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对此展现出了明确的决心。因此,看看联合国各项关键事务,中国无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冠:谈到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秘书长先生,众所周知,在西方的描述中,重点大多集中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时刻。但事实上,在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早在1931年就开始付出巨大的牺牲,历经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斗争,付出了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在您看来,应该以怎样的历史视角来客观评价二战,特别是中国对于同盟国胜利和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古特雷斯: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战开始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但事实是,二战的爆发是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引发的,当时的事件(九一八事变)广为人知。所以,把二战的时间简单界定为1939年至1945年,是片面的,我们需要有更全面的视野。必须承认,中国多年来的抗日斗争是抗击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为削弱日本作出了根本性贡献,这使得日本在二战末期最终被击败。可以说,中国的贡献极其重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我刚才说过,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二战。实际上,它的爆发地离这里(天津)不远,它的终结则发生在太平洋地区。我认为在许多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要用真正全面的视角去解读历史,而不仅仅是从历史学家所属的地理区域视角出发。
王冠:秘书长阁下,非常感谢您的肯定,也感谢您认可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为二战胜利所作的牺牲。
古特雷斯: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王冠:这对中国人民意义重大。
古特雷斯:但这也确实是事实。我并没有编造,也不是为了取悦谁,事实就是事实,这是真实的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后,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
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古特雷斯对此表示欢迎。
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在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21世纪的国际合作,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着这一精神,我欢迎习近平主席今天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该倡议以多边主义为根基,强调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让我们携手,把《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化为现实,共同努力,开创一个充满和平、尊严与团结的未来。
8月31日在接受《高端访谈》采访时,古特雷斯还谈到了他对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看法。
古特雷斯:我认为这些倡议明确回应了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我们看到冲突不断加剧。正如我所言,我们看到有些国家完全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国际法遭到践踏。因此我们必须要一个全新的全球安全视角。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给那些本就脆弱和深陷债务泥潭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问题,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优惠贷款,也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改善民众生活。另一方面,我们的金融体系缺乏公平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显然需要在全球经济层面采取新的治理模式。因此,全球发展倡议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世界许多地区,我们还关注到文化和宗教方面的问题,虽然它们本身并非问题,但却被某些怀有极端恶意的人所利用,用来挑拨离间。因此开展各文明之间的深入对话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已成立全球文明联盟,这再次证明全球文明倡议的必要性。因此我认为,联合国关切的议题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完美契合。
王冠: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面刚刚结束,我们看到你们之间的互动亲切而热情,两人都面带灿烂的笑容。您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
古特雷斯:如果我来描述习近平主席的一个特质,那就是他是一位具有清晰战略眼光的领导人。他能够放眼长远,制定长期目标,并且不仅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还能够提前实现。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我记得习近平主席曾宣布,到203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已经实现了。与此同时,当许多人还在思考如何让燃油车更完美时,中国早已提前多年就决定布局电动汽车,并开发了所有必要的技术。如今,中国的电动汽车在世界各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电动汽车性能非常出色。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政策难得有持续性,我认为具备这样的战略眼光是非常重要的特质,习近平主席恰恰具有这样的特质。
王冠:关于加沙问题,您此前曾将当地局势及民众苦难形容为“人间地狱”。如今局势出现严重升级,8月22日,联合国机构确认加沙地区已爆发饥荒,影响多达50万民众。您对此次局势升级有何回应?您对相关各方有何呼吁?
古特雷斯:首先,我们必须停止这场杀戮。在我担任国际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未见过加沙当前这般规模的伤亡与破坏,这是前所未有的。
王冠:在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也从未见过类似情况吗?
古特雷斯:从未见过。我认为这是我见过最恐怖的死亡与破坏惨象。目前,加沙城正遭受攻击,这将再次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数十万人被迫再次流离失所,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我们必须立即停止这一切。所以,首要任务是立即实现永久停火。另一方面,扣押人员的行为完全不可接受,这些被扣押人员还遭到了极其恶劣的对待,他们必须立即无条件被释放。此外,人道主义组织必须能完全自由地进入加沙,把基本人道主义物资顺利分发给当地居民,他们需要食物、水、药品和卫生设施。当地民众处境极其悲惨,并由此引发了饥荒。必须清除一切阻碍,停止任何阻碍人道主义行动的行为,全面保障人道主义通道。别忘了,以色列作为占领方,有义务确保加沙居民能够获得食物和医疗服务,这是国际法的一部分。此外,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加沙地区,约旦河西岸的局势同样严峻。我们注意到,(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的决定将把西岸分割为南北两部分。显然,这是通往“两国方案”道路上又一重大挫折。我认为,“两国方案”仍是让两个民族实现和平共处的唯一可行解决方案。
王冠:在气候问题上,您曾表示“气候变化的时代正在结束,气候沸腾的时代已经开启”。目前我们距离1.5摄氏度温控目标还有多大差距?如果无法实现该目标,将会产生哪些后果?
古特雷斯:我们尚未完全偏离轨道。仍有可能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但我们现在已经接近超标。当前必须立即大幅减排,否则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幅可能达到2至3摄氏度,这将对我们的世界造成毁灭性后果。
王冠:秘书长先生,在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您始终致力于改革联合国,您曾指出这个组织有时会陷入瘫痪。您如何平衡改革理想与现实局限?
古特雷斯:我们始终选择坚守原则,并决心改变政治现实,以确保原则得到尊重与落实。我们放弃原则之日,便是联合国丧失立身根基之时。联合国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秉持公正、尊重各国主权,并以《联合国宪章》为纲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国际法。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联合国变得高效、成本效益最大化,并忠实于创立之初的宗旨。
王冠:最后,请谈谈您对中国的印象,以及您认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中国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古特雷斯:我郑重呼吁中国继续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当前世界仍有许多人未能共享进步成果,希望中国能够分享取得的非凡发展成就。中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我希望中国继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将这些成果惠及世界其他地区。
王冠:古特雷斯秘书长,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我们的专访。
古特雷斯:非常高兴能接受此次专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我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所有员工表示敬意,你们的工作对于中国公众乃至全世界都至关重要。谨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古特雷斯
在专访中,古特雷斯秘书长表示,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古特雷斯秘书长提醒国际社会要铭记二战历史,尤其要铭记在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着眼未来,他认为,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议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范式。他还表示,期待联合国与中国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