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3 05:46:04 来源: 天眼新闻
中新网云南红河9月2日电 题:云南开远:见证中国战区跨国受降关键前奏
作者 罗平 孙浩钦 韩帅南
“80年前的9月2日,日军代表从越南抵达云南开远洽谈无条件投降事宜,成为中国战区跨国受降的前奏。”近日,年逾古稀、被称为“开远活化石”的曹定安,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了1945年日军在云南开远洽降的历史。
地处云南省通往东南亚重要通道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开远市,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910年,连接中国与越南的滇越铁路从开远穿城而过。伴随着飞驰的列车,商贾劳工云集于此,商旅、邮电、采矿、手工等行业迅速发展,开远一跃成为云南现代工业文明前沿阵地。
作为滇越铁路的中间枢纽站,开远在抗战期间饱受日本军国主义践踏。据史料记载,1940年上半年,开远城区、城郊被日机多次轰炸,炸死炸伤百余人,炸毁房屋400余间,炸毁庄稼无数,人员、财产损失巨大。
针对这段历史,曾在开远市文物管理所工作的曹定安做过多方调查取证。他介绍,开远先后遭到日机轰炸11次,其中,小龙潭铁路桥被轰炸5次,开远南桥水电厂被轰炸2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越南的日本三十八军按照中国陆军总部规定,于同年9月1日派酒井干城为代表,启程赴开远洽降。
“当时开远人得知日本人来投降,就熙熙攘攘地聚集在道路两边,大家都想看看这些曾犯下滔天恶行的日本人,究竟是什么模样。”曹定安说。
1945年9月2日至3日,时任云南省主席兼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卢汉,携部队与前来洽降的日军代表举行签字仪式。
“几天后,卢汉也率第一方面军入越,于1945年9月28日正式接受日军投降。”曹定安讲述。
为纪念在开远举行的洽降仪式,开远于1946年在洽降地修建大运动场,1948年建盖受降亭。
地方文化丛书《话说红河开远卷》中的插画和文字记录了当时情景:1948年秋,开远驻军与县政府、县参议会联合发起京剧义演,用筹集的资金在运动场西侧建盖纪念亭。纪念亭为砖木结构、攒尖六角亭,亭前牌坊正中高悬卢汉题写的“开远受降亭”黑底金字匾。亭中置碑,详载受降记事。
如今,受降亭已被拆除,滇越铁路成为开远的文旅新地标。汽笛长鸣的米轨火车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访,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