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尝鲜正当时 一株莲里藏着九味养生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0 14:01:01 来源: 红星新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周溪琳 陈林

  立秋吃莲,清爽过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的风刚掠过檐角,暑气还恋着枝头不肯走,却已有清冽的秋意悄悄漫进窗棂。夏秋之交,大自然开始了一场奇妙的转换,而隐匿在碧波之中的水宫仙子——莲,在立秋时节为我们的健康送上诸多关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湖南省名中医、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主任药师邓曼静介绍,周敦颐笔下那朵莲,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神图腾,更在中医药的长河里化身为“一莲九药”的养生良方。当莲的七窍玲珑心遇上清廉骨,便晕染出跨越千年的墨香药韵。

  立秋时节“莲系养生”受青睐

  “菜市场的莲藕堆成了小山,药店的荷叶茶卖断了货,连甜品店的莲子羹都要排队等……”立秋刚过三天,长沙街头的“莲系养生”热潮悄然升温。市民李阿姨的菜篮子里,一节带着淤泥的鲜藕、一把带着晨露的荷叶格外显眼。老百姓喜吃莲的背后,藏着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那穿越千年仍鲜活的养生智慧。

  上周,32岁的白领小陈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 “秋日续命水”:玻璃杯里浮着几粒青绿色的莲子心,茶汤清冽。“入秋后总失眠,嘴巴老是溃疡,中医朋友让我用莲子心泡水,喝三天就好多了。”她没想到,这藏在莲子里的“一点绿”,竟是解秋燥的利器。而在长沙市中医医院的中药房,邓曼静正忙着给患者配药,药斗里的荷叶、莲房、藕节整齐排列。“从立秋到秋分,莲的全身上下都是宝,既能清暑气余威,又能补秋燥亏空,是大自然给这个时节的专属馈赠。”

  “一莲九药”打开“时令养生谱”

  邓曼静介绍,莲入药使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莲代指其全株,得五行之精气皆可入药,而莲的各个部位,如根茎、叶、花、果等也分别有其专名:莲花、莲须、莲房、莲子、莲子心、荷叶、荷蒂、荷梗、藕节等,故有“一莲九药”之说。

  莲花

  阴干的花蕾入药,具有祛湿、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烦躁、跌损呕血等症。其形似心,呈圆锥形,人们常用“心如莲花”来表达内心的纯净与豁达,其香远溢,如同清廉之人的美名,不刻意张扬,却能自然而然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带来积极的力量。

  莲须

  为莲花的干燥雄蕊。拨开莲花花瓣,幼小莲蓬周围围绕着的纤细花蕊,如丝如缕,却蕴含着强大的能量。其味涩,专护肾精,具有固肾涩精的作用,和芡实配伍煮汤,可助收敛阳气入肾。

  莲房

  呈倒圆锥状的莲蓬壳,看似粗糙,却有着细腻的呵护,苦涩的外壳里藏着化瘀止血的本事,是女性良伴。《本草纲目》记载:“莲房入厥阴血分,消瘀散血,与荷叶同功,亦急则治标之意也。”常烧成灰用,是老辈传下的妇科妙方。

  莲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制成,它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味甘涩而性平,入心、脾、肾经,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本草纲目》谓其“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对于思虑过度导致的心悸失眠,用莲子配伍百合、龙眼肉同煮,便是一剂温润的安神良方。

  莲子心

  藏在莲子中的那点绿,味苦性寒,具有清心安神、改善失眠、缓解口舌生疮和小便发黄等作用,是降火的利器。莲子心专于清心火,还能沟通心肾,让人们在秋日里拥有平静的内心和良好的睡眠。但要注意,莲子心性寒,脾虚者不宜多吃,以免损伤脾胃。

  荷蒂

  荷叶的基部,可解暑祛湿,和胃安胎,止血止带。

  荷梗

  “中通外直”的莲叶柄或花柄,清代《本草再新》记载其“通气消暑,泻火清心”,治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

  荷叶

  味苦性平,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的荷叶碱能促进脂肪代谢,现代常用于减肥和美容,并用于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

  莲藕及节

  生长在淤泥之中,却洁白如玉的莲藕。鲜藕甘寒,可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熟藕,为健脾开胃、益血补心的滋补品,莲藕排骨汤为鄂菜系传统名菜,浓郁的汤汁里充满莲藕的香甜和排骨的鲜美,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滋养身体。藕中间的节称为藕节,可收涩止血、化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为止血良药,可用于多种出血症,藕节制炭后可增强止血作用。

  药里藏风骨,花叶皆文章

  莲,这个水宫仙子,以花叶根茎滋养众生,功用似乎总不离“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的特性。其出淤泥而不染,故而能破血散瘀、清心消暑;中通外直,故可补益心脾、补血养血;亭亭净植,故能升阳、轻宣解毒。

  “‘药中有道,道中有德’的传承,以清风傲骨烛照古今。”邓曼静表示,这也正是中医药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根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