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6 14:03:08 来源: 城市观察员
中新网10月26日电 2025年10月25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核心活动之一——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首映礼,在广东省珠海市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承办,200余位领导嘉宾、志愿军老战士代表、主创团队、媒体人和观众代表齐聚,以光影为媒,重温峥嵘岁月,传承英雄精神。
首映礼现场
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珠海传媒集团承办,至今已举办四届,是全球华语纪录电影人的年度盛会。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首映礼作为大会的核心活动之一拉开了活动序幕。
初心如磐 4K高清彩色修复重现英雄岁月
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承制。全片共90分钟,以抗美援朝战争进程为时间线,围绕“我的身后是祖国”这一主题,采用“凝练字幕+口述”的视听表现形式,从不同的维度,去抓取、剖析和共情中华英雄儿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动人瞬间,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在“祖国”二字的凝聚下,中华优秀儿女同心同德,赢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同时,影片中呈现了大量4K超高清修复上色历史影像,相当一部分属首次披露。这些历史影像为个体叙事提供了更为壮阔的战争和时代图景。

首映礼以电影预告片播放开篇,经老兵饱含深情的口述片段和4K超高清修复的历史影像,瞬间将现场观众带回75年前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热血场景,不少观众眼眶泛红,沉浸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发现纪实传媒董事长、《我的身后是祖国》总监制池建新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影像历史的纪录者和典藏者”,中央新影集团自2022年起便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开启影片策划创作。团队依托近240万分钟珍贵影视资料,以“抢救”的姿态挖掘历史素材——不仅修复了因年代久远受损的胶片影像,更对约100位志愿军老兵进行口述历史拍摄,最终精选7位老兵的完整核心故事与近20位老兵的精彩片段,构建起“个体记忆印照宏大历史”的独特叙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影像,让‘祖国’二字的分量,真正走进每一位观众心里。”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发现纪实传媒董事长、《我的身后是祖国》总监制池建新致辞
匠心独运 多维呈现壮阔史诗
作为一部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在创作上兼具历史深度与艺术创新性。影片独特的叙事形式,既保证了历史叙事的清晰性,又通过个体化视角让宏大主题更具情感温度——7位核心老兵的故事从参军、作战到战后回忆,细节饱满、情感真挚,将“身后是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层层递进地呈现。
更令人瞩目的是,那些来自多国档案机构的珍贵素材,在技术赋能下“重焕光彩”:志愿军战士的军装纹路、战场硝烟的真实质感、战地医院的忙碌场景,都以更清晰、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仿佛让历史“活”了过来。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原主任、大校研究员、影片顾问郭志刚致辞评价:“这部影片跳出了传统宏观历史叙事的框架,用微观个体记忆丰富了历史层次,这些修复的影像和老兵口述,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极具价值的历史资料。”

致敬时刻 老战士登台忆往昔 赤胆忠心动全场
96岁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7连7班班长沈金水在儿女的搀扶下缓缓登台,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全场嘉宾和观众自发起立向老人致敬。主持人动情提问:“沈爷爷,75年前您在长津湖战役中炸毁美军撤退路线大桥,当时的场景还记得吗?祖国在您和战友心中,是怎样的分量?”
沈金水老人声音虽缓却坚定,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细节:“那时候天寒地冻,装备不如人,但我们没想过退——身后就是祖国,就是家乡的亲人,怎么能让敌人过去!”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志愿军战士的赤胆忠心。现场观众静静聆听,不少人悄悄擦拭眼泪,随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主创代表向沈金水老人献上鲜花与纪念品,全场起立鼓掌,以最真挚的敬意,致敬这位“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老战士沈金水致辞
全场起立向沈金水老战士致敬
在启动仪式上,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我的身后是祖国》出品人姚永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副召集人、《我的身后是祖国》总导演肖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崔斌箴,珠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建海,珠海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闫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苏六,及全国少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共同按下启动键,开启《我的身后是祖国》全国首映,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交织,成为对历史与英雄的深情礼赞。

薪火相传 精神之光照亮征程
影片播映结束后,现场观众久久沉浸在历史的震撼与感动中。制片人彭韬、执行总导演葛小娟分享了创作幕后。制片人彭韬聚焦影片的技术赋能介绍了制作过程:“影片中那些首次披露的历史影像,很多都是画面模糊、色彩缺失,我们的修复团队用了8个多月时间,逐帧进行4K超高清修复和上色。”执行总导演葛小娟表示:“我们希望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让抗美援朝精神‘活’起来、传下去。”

不少人带着泪痕分享观后感受,真挚的评价成为影片精神价值的生动注脚。一位11岁的小观众说:“爷爷奶奶们都是真正的英雄,我要向他们学习!”
一位大学生表示:“作为一名00后,我之前对抗美援朝的了解大多来自课本,今天看完电影,老兵爷爷说‘身后是祖国’的时候,我终于明白那种拼尽全力的勇气从何而来。”
一位退役军人观众表示,“以后我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也会把这些英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
珠海本地居民观影后表示:“我父亲是志愿军老兵,已经去世了。看这部电影,我也是想要了解我父亲的经历。我想要永远记住他!而且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
观众现场观影

观众互动
此次《我的身后是祖国》珠海首映礼,不仅是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重要亮点,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搭建了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随着影片的后续传播,这份“身后是祖国”的坚定信念,必将跨越时空,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