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1 03:24:25 来源: 星岛环球网
中新网运城10月31日电 (任丽娜)10月30日—31日,2025(第十四届)SMM铜业年会暨山西省第二届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大会在山西运城举行。在全球铜产业正处于供需格局重塑、技术创新加速、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的关键节点,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国内外龙头机构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智创铜基新材料,绿启产业新未来”为主题,搭建政策解读、技术交流、供需对接与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为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会现场。任丽娜 摄
大会现场。任丽娜 摄
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姚逊表示,运城矿藏资源丰富,冶铜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近年来,运城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将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培育“合汽生材”战新产业的核心抓手,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运城已形成以北方铜业为龙头,从铜矿开采、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拥有5个省级创新平台和山西省唯一的铜基新材料实验室,多次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200余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高性能压延铜箔材生产技术,培育出6微米“手撕铜”等优质成果,与国内外众多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崔力伟表示,铜产业是山西传统产业,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3位,阴极铜单体企业产能居第8位,通过成立工作班、出台规划与指导目录、下达奖励资金、重点项目支撑等举措,依托运城,培育中条山集团等“链主”企业及运城产业集聚区,形成完整产业链。但山西铜产业仍存在资源对外依存度超80%、精深加工就地转化率低、产品中低端化、下游企业少等问题。此次大会为山西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注入新活力,期待各界建言献策、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山西及全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在《中国铜工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铜工业历经70余年发展,已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十四五”时期成就卓著,2024年精炼铜、铜材、再生铜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2350万吨、440万吨,精炼铜产量占全球49.4%,稳居世界第一。
中条山集团、北方铜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魏迎辉表示,全球铜矿呈现“资源集中、消费分化”格局,中国虽为最大铜生产消费国,但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当前国家政策正推动铜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中条山地区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条山集团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项目和中国七大产铜基地之一,该集团作为山西“铜基新材料”链主企业,在创新上突破超薄处理箔等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在协调上构建“从矿石到铜箔”全产业链,在绿色上推进尾矿综合利用与生态修复,在开放上拓展海外资源合作,在共享上推广自然崩落法采矿技术。
本次大会聚焦铜产业核心议题,其间同步举办专题报告、铜基新材料重点应用论坛、铜产业低碳能源转型论坛等分论坛,并进行现场参观交流活动。同时,现场推动多家企业达成合作签约,合作范围覆盖铜基新材料研发、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开发及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有效夯实了产业合作基础,将为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