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00:08:12 来源: 川观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开辟新赛道 塑造新优势——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怡全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安徽全椒县经开区的亚临晨新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看到,厂区整洁有序,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各工序衔接紧密、高效流畅。
“目前在手订单金额6000万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公司总经理张小禄说,聚焦冲压焊接技术研发,公司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已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车身构件生产能力。
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放眼全国,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十四五”以来,民营经济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2%以上。
“0230,发起配送”“4137,发起配送”……在上海杨浦区五角场一座购物中心的露天平台上,美团无人机起降繁忙。截至今年6月,美团无人机已开通64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60万单。
“无人配送与传统末端配送互补,可拓展城区配送覆盖范围,服务即时配送等场景。未来,无人机也将更多地应用于高优先级的紧急或医疗物资配送。”美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水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控制阀,在国内工业阀门市场的占有率近80%,实现出口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腾讯云升级智能体开发平台与腾讯元器,并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搭载规划大模型、多模态感知模型、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让机器人能看懂、会思考、能决策……一批民营企业加快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既要育新枝栽新苗,也要让老树发新芽。
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主营炼铁、炼钢、轧材、清洁发电等业务。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40多亿元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产学研机构、实体公司合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公司董事长吴晓年说。
近期,北京中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在河北廊坊正式落成投产。“新基地配备全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检测实验室,年产能大幅提升,将有效满足粮食加工企业的智能检测需求,推动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创始人李勇说。
先行指标显示,中国企业创新活力增强,新动能持续增长。7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为50.3%和50.6%,均持续高于临界点;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
水深则鱼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势头向好,离不开政策护航。
眼下,在云南省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施工现场,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抓紧推进减隔震装置安装作业。
震安科技专注于减隔震产品研发与生产、工程减隔震咨询与设计,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年来,昆明市有关部门多次走访调研企业情况,争取资金支持研发,牵线搭桥拓展新市场,让我们心里踏实、干劲更足。”震安科技总工程师管庆松说。
甘肃推出“融资租赁+财政贴息”政策模式,加力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技术研发;海南继续实施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券政策,对产品研发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成果产业化等全流程,按照阶段性成果给予40万元至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地方政策持续发力,以“真金白银”力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抢占人工智能竞争高地,各地近期连出实招,助力企业发展:湖北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广东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奖补细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10条举措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摩根士丹利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有望打造价值1400亿美元的本土人工智能市场。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支持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动向日益明显,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大有可为。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落细,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晓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