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5 17:43:46 来源: 格隆汇
中新网甘肃陇南8月15日电 (高展)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全国唯一一个以古国名、地名、族名为一体命名的县城,其地名自公元307年羌人梁勤建立宕昌国后,历经朝代更迭,始终沿用至今,未发生过更名。而今天,当初秋的风拂过官鹅沟的奇峰、滩子草原的牧草,当游客的欢笑与古老的地名交相辉映,人们发现:山河依旧是那片山河,宕昌的旅居故事,早已翻开了崭新篇章。
清晨的滩子草原,像被晨光泼洒得愈发鲜亮的油画。牦牛群散落在草甸上,甩着尾巴悠闲地啃食着青草,远处的风车叶片伴着山风轻轻转动。从县城一路向北,新修的26公里草原联网路如一条绸带向前延伸,两侧山坡上,连片的当归、黄芪育苗铺展成绿浪。沿途不时有挂着北京、四川、陕西牌照的车辆缓缓停靠,车窗里不时探出镜头——有人举着手机,有人端着相机,捕捉“云端牧场”的秀丽景色,生怕错过这清晨独有的灵动。
14日,这里正举行宕昌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宕昌县委书记张建强的话语里满是自豪:“我们不仅有官鹅沟的奇峰秀水、哈达铺的红色记忆,如今更有了草原的辽阔壮美。游客可以从峡谷探险到草原露营,从红色研学转到民俗体验,全域全季的旅游图景已经铺开。”
人群中,北京游客林晓峰正带着孩子在草原上奔跑,孩子手里攥着刚从牧民那里接过的烤肉串。“从河西走廊的荒漠戈壁一路走来,到陇南突然闯进一片绿洲,宕昌更是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他笑着说,原本只计划去官鹅沟,听说草原开发了特意绕路而来,“白天在草原看云海,晚上住康养民宿,明天还要去尝尝当地美食,这趟旅行比预想的丰富太多。”
宕昌的蜕变,藏在山水与街巷的细节里。过去,游客来宕昌,多是冲着官鹅沟的“小九寨”风光——那里有飞瀑流泉、彩林叠嶂,一到旺季便人潮涌动。但如今,沿着县城往周边延伸,51个和美乡村串起了新的风景线:羌藏村寨里,游客学习着绣羌绣;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旁,新开的“红色主题”民宿里,老板正给客人讲当年红军的感人故事;就连路边的小摊贩,也会笑着推荐“黄芪茶饮”。
“以前游客看完官鹅沟就走,现在能住下来、慢下来。”宕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鼎新说:“地方原创歌曲《娥嫚》在网上火了之后,好多游客就是冲着‘娥嫚’来的,跟着广场舞视频学动作,到了鹅嫚沟还特意找‘娥嫚的传说’。”
这种变化,正是宕昌践行“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康养为核、智慧为翼”理念的写照。陇南市副市长汪精海在活动中提到:“宕昌的实践,是‘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定位的生动诠释。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激活文化价值,让生态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张建强介绍说,冬季将全新推出观雪山、赏冰瀑等特色体验项目,让冰雪经济真正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增长极;以此为抓手,全面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实现全域覆盖、四季兴旺。
活动现场,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的落地,意味着未来的宕昌将有更多可能。张建强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借助各种平台,继续加大宕昌县“红古绿”等相关资源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为投资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为宕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山河依旧,地名如昨,但宕昌的旅居篇章,早已从“到此一游”的匆匆一瞥,变成了“深度沉浸”的细细品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