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21:00:54 来源: 第一财经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谢艺观 李雨昕 陈庆洋)“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务实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促进中国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7月3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主办的“共建‘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万喆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如是表示。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成为重点方向之一。
万喆认为,首先应夯实“硬联通”基础。以中欧班列为例,其在特殊时期有效保障了全球物流畅通,为零部件等关键商品的贸易提供支撑。能源管道等设施也为跨境商品流通奠定基础,提升整个物流网络的韧性与效率。
其次,中国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业园区等合作,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集群及上下游链条协作体系。
万喆说,目前在东盟、非洲等地区的南南合作中,这类合作已逐步落地。例如,在埃及,已建立起覆盖物流、研发、技术、人才培训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助力当地实现更稳定的发展,也提升了其产业链的完整性。
“中国也积极地推进标准的对接。”万喆说,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国标准已在多地落地,不仅为当地的未来建设树立了标杆,也成为南南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纽带,更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增强话语权与标准制定权。
她强调,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或商品输出,而是注重与当地的深度合作。除了标志性工程,中国还推进许多 “小而美”“心相通” 的项目,对当地人才培养、社会就业及技术升级都有助推效应。
“无论是非洲农业智能化赋能,还是东盟数字贸易等数字化建设,都能看到深度合作的成效。”万喆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了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作为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会第三场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主题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商协会和企业负责人等开展交流研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