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戴项链被诊断为“首饰性皮炎” 低价合金首饰暗藏健康隐患☕️

发布时间:2025-08-25 23:04:38 来源: 伊秀女性网

  

  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当下,合金首饰凭借“高颜值、低价格”,成为网络消费热点。然而近日,一则“女子戴合金项链患首饰性皮炎”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当事人自述,在长时间佩戴合金首饰后,脖子上反复出现红斑、丘疹和水疱,被诊断为“首饰性皮炎”。

  这些看似诱人的饰品,消费者该如何甄别?又该怎样避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胡女士从事饰品生意,她介绍,所谓镀金的首饰很难持久不掉色,因为价格较低,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合金首饰的受众普遍是岁数比较小的,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因为它比较便宜,所以图个样子,还能随时换新的样子。比如,他们花1000多元,就能买很多的合金饰品。”胡女士表示。

  小陈就喜欢买合金首饰。在她看来,这些首饰价格便宜,款式又多,对年轻女性很有吸引力。

  “在我看来,合金首饰的高颜值、低价格确实很有吸引力。因为能够满足我们每天对于装饰美的追求,而且它的性价比很高,女生更换这种饰品风格还是挺频繁的。”小陈说。

  由于镀层过薄,消费者佩戴使用中可能会磨损掉镀金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金芳解释,有患者在长期佩戴合金首饰后,颈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经诊断属于“首饰性皮炎”。

  张金芳表示:“‘首饰性皮炎’是一种因佩戴首饰引发的接触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于首饰中的金属成分,比如镍、铬等或者是化学物质刺激皮肤所致。劣质的合金首饰或者是镀层磨损之后,内部的过敏金属暴露,会增加过敏的风险。临床表现就是接触首饰的部位,比如耳垂、手腕、颈部,在佩戴首饰之后出现红斑、丘疹、水泡,伴有瘙痒、灼热感,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糜烂、流水渗出,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引发哮喘、荨麻疹等全身性的过敏反应。”

  浙江省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首饰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王超进一步解释,这类皮肤问题通常与首饰中所含的某些有害元素超标有关。

  “目前我国对此类问题已有明确规定。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8480《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中要求,饰品中砷、六价铬、汞、铅每种元素的总含量各不得超过1000毫克/千克,镉的总含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如果首饰中这些有害元素超过限值,在与皮肤长期接触或摩擦过程中,就可能刺激皮肤,导致部分人群出现瘙痒、红肿、水疱等过敏性皮炎症状。夏季皮肤裸露较多,人体出汗增加,从而更易引发上述症状,因此夏季也成为‘首饰性皮炎’的高发期。”王超说。

  张金芳表示,过敏体质或是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更容易出现“首饰性皮炎”,需要高度警惕。

  “出现症状之后立即取下首饰,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可以用冷水或者冰袋冷敷,减轻局部的瘙痒和红肿。如果症状持续加重,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处理,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张金芳表示。

  避免皮肤不适,小陈的做法是购买时尽量看清合金的成分,佩戴时经常更换,晚上睡觉把首饰取下来。

  小陈说:“尽量选择上面标注着不含常见过敏原的一些产品。我觉得平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佩戴的习惯,比如不能长时间佩戴不摘下来,出汗的时候也要及时清洁接触的部位,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及时取下去就医。”

  除了合金首饰,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里热销的还有“沙金”饰品,被宣传为黄金饰品的平价替代品。有的商家宣称“沙金”饰品单月销量超过10万件。这些看起来金灿灿的所谓“沙金”饰品,到底是什么材质?长期佩戴这些饰品,对身体会造成影响吗?

  由于“沙金”饰品看起来和黄金相似,在电商平台直播间,有些商家会直接宣称产品是越南沙金、缅甸沙金。从销量来看,不少款式都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件,价格从几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有商家也向消费者回复:“只要戴黄金和金属制品不会过敏,店里的项链就不会过敏。材质是纯黄铜镀厚沙金。”

  记者了解到,沙金是山体中的含金岩石风化破碎后与沙石混在一起形成的。浙江省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首饰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王超解释,绝大多数所谓“沙金”饰品与黄金没有关系,商家宣传的越南沙金、缅甸沙金更多是一种噱头。

  王超说:“‘沙金’这一名称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不属于官方认可的贵金属命名方式。因此,很多商家使用这类名称,更多是出于营销策略的考虑。这类商品的实际含金量往往非常有限,多数仅含有微量黄金,甚至完全不含黄金,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辨别。”

  不久前,刘女士在直播间买过一条沙金项链,戴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皮肤过敏症状。

  “主播说是黄金成分的,而且很便宜。当时我以为只是金包银,没想到戴了一段时间就起红疹子了,特别痒,晚上都睡不着觉。我当时还以为是因为夏天太热了导致过敏,医生说这是接触性皮炎,可能是我身上这条项链导致的。后来一想也确实,只有80元不到,但是没想到成分有这么劣质。”刘女士说。

  专家告诉记者,这些标榜着“天然沙金”的饰品,其实是生产成本极其低廉的铜镍合金。目前,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然而市场上的部分铜镍合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在王超看来,一定要避免购买低价金属首饰,认准正规渠道与认证标识。

  王超说:“部分使用劣质原料或者劣质加工工艺的,会存在有害元素超标的情况。我建议直接接触皮肤的,相比小作坊我们也应该尽量选择工艺成熟的品牌首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