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23:27:02 来源: 澎湃网
11月19日,国家气象中心介绍,已成功通过企业微信作为触达平台,构建“智警达”智能预警协同系统,目前已覆盖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累计加入的各级气象工作者近3000人。
以企业微信作为触达平台构建的“智警达”智能预警协同系统,是全国首个贯通国、省、市、县四级的扁平化智能预警平台,成功推动我国气象预警协同工作场景实现历史性跨越。通过企业微信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力,以及连接人、组织、数字系统及场景的能力,该系统能够将AI数字预警从国家气象中心下发,指导基层预报员发布天气预警,为气象预警业务高效协同提供有力保障。
打破传统局限,预警信息“飞入指尖”
传统的气象工作中,国家级对下的预警指导多依赖固定平台和电话、视频会商,存在时空限制强、时效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基层快速响应的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6月起,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与腾讯企业微信团队深化合作,实现了面向多级行政区域的全国预警指导产品的智能研判与分钟级靶向推送,以客观、精准、高效的方式直达基层。
2025年4月12日,首条“智警达”数字预警通过企业微信实现靶向发送,标志着我国短临预警协作正式进入“移动化时代”。基层预报员自此可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接收精准的预警指导信息,大幅缩短决策时间,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显著提升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响应效率。
构建四级协同网络,数字预警7×24小时直达业务末梢
自 “智警达” 系统启动建设以来,已迅速构建起覆盖国、省、市、县四级的扁平化预警协同网络。据统计,“强对流天气预报” 企业微信平台累计加入人员近3000人,覆盖全国国、省、市、县四级共800个气象部门,实现了从国家级气象机构到基层气象部门的全方位覆盖。
在该协同网络中,企业微信发挥高效信息传递优势,确保预警指导能够以最快速度从国家气象中心直达基层一线。无论是偏远山区的县级气象台站,还是省市气象部门,均能7×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企业微信实时接收“智警达”发布的数字预警,扩大了预警协同工作场景,让气象预警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业务末梢。
实战彰显成效,准确预判暴雨红色预警
9月下旬以来,“麦德姆”“桦加沙”等强台风接连登陆我国,给广东、广西等多地带来严峻的强降水考验。在此期间,“智警达”智能预警系统持续稳定运行,为基层防灾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持。事实上,这种“智能研判、秒级送达”的能力早在今年的汛期防御中便已得到充分验证。以7月21日“韦帕”台风过程为例,泉州市遭遇强降水天气,当日18时55分,泉州市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裴昌春通过企业微信,首次接收到 “智警达” 推送的预警建议:“洛江区12小时降水量达156.9毫米,建议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裴昌春第一时间将该信息转发至值班员,经与福建省气象台会商后,泉州市气象台于19时05分正式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续监测数据显示,20时50分当地降水量已达到红色预警标准,充分验证了 “智警达” 预警指导的前瞻性与可靠性。“这种智能化的预警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裴昌春表示。
强对流天气预警至今仍是国际气象领域的难题,当前系统在预报精度与响应机制上仍有提升空间。未来,研发团队将持续优化算法模型、增强预警技术能力,企业微信也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国家气象中心打造更智能、高效的“智警达”系统。
截至目前,通过企业微信平台已累计靶向发布AI预警信号指导47379条、自动站报警5930条、山洪隐患点提醒13501条,实现了从"被动查询"到"主动推送"、从"复杂数据"到"直观建议"的业务模式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预警的时效性,更为基层防灾减灾争取到关键决策时间,切实筑牢民生安全防线,为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与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