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1 07:41:58 来源: 半月谈
文/刘亮 李宫羽
世界主要经济体二季度经济成绩单近期陆续出炉。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扰动:有的显现韧性,有的明显受挫。
进入下半年,受访专家提醒,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效应,需警惕其后续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
美关税政策扰动多国经济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3%,扭转了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5%的局面。据分析,二季度美国GDP上涨,主要受进口大幅下降和个人消费支出增加影响。尤其在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影响下,一季度企业提前大量进口“囤货”以规避成本上升风险,导致二季度美国进口大幅下降,GDP由此上涨。
欧元区GDP二季度环比增长0.1%,创下2024年初以来最低季度环比增幅。受美国关税措施影响,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出口在二季度受挫,拉低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其中,德国和意大利二季度经济环比均萎缩0.1%。
受益于本国消费和投资增长、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等因素,西班牙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在所有欧盟国家中增速最高。受企业囤积库存和家庭消费支出反弹拉动,法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3%。
在亚洲,韩国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回升至0.6%,摆脱了一季度的负增长。韩媒分析称,这主要源于韩国出口和国内需求增加。越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52%,创2011至2025年上半年新高。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6%。分析称,这一强劲表现得益于外国买家抢在美国威胁征收高额关税前加速采购,致越南出口大幅增长。
据官方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1%。这一表现优于此前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出口超预期、贸易结构优化及宏观政策持续显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撑。
警惕美关税政策滞后效应
二季度一些经济体顶住压力,但增长背后依然存在挑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指出,二季度,企业通过把握美国关税政策窗口期扩大贸易规模、增加库存这些适应性举措对国家经济形成支撑。同时,多国采取的稳定外部环境政策措施也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美国关税政策将引发供需关系的结构性改变,预计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全球经济将面临较大压力。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看来,企业为规避政策风险提前集中“抢单”,容易导致贸易周期紊乱,属于短期行为而非健康的常态扩张,需警惕后续美国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
“关税上调对国际贸易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传导周期,时间在半年左右不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强调,虽然短期内的抢出口现象,可能对一些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形成支撑,但长期看,美国关税上调将抬高跨境贸易成本,扰乱供应链稳定,抑制世界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最新的经济预测中也提到,贸易前置效应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活动,其产生的风险敞口可能会放大任何潜在负面冲击的影响。例如,潜在的库存积压可能使进口订单降幅超过预期。持有库存的成本上升以及库存过时的潜在损失,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如果对库存商品的需求未能实现,或金融环境收紧,则尤其如此。
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存
IMF最新预测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和3.1%,较此前4月预测值分别高出0.2和0.1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进口商因加征关税预期而提前囤货;当前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低于4月宣布的水平;美元走弱等因素推动金融环境改善;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扩张政策等。
具体看,IMF预计,发达经济体今年将增长1.5%,明年将增长1.6%。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1.9%和1%,明年将分别增长2%和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4.1%,明年将增长4%。基于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IMF还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8个百分点。
IMF同时提醒,当前,全球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因大幅加征关税预期而扭曲。同时,潜在的更高关税、上升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如果贸易谈判能够达成可预见的框架并降低关税,则全球经济增长可得以提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