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不停、“套路”不少——旅拍如何重拾美好口碑📴

发布时间:2025-08-19 07:09:45 来源: 悦文天下

  

  近年来,旅拍作为文旅市场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为各地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也伴随诸多乱象,部分旅拍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违规揽客、预付费却不履行服务承诺等问题。这些行为损害了游客权益,旅拍领域成为消费者投诉多发区。有效规范旅拍市场秩序,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7月中旬,重庆洪崖洞景区旅拍揽客风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以官方致歉和当地五部门联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告一段落。7月18日,红极一时的铂爵旅拍因工作人员集体失联、拖欠员工工资等消息登上热搜,旅拍行业“内卷”式竞争、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违规揽客等问题随之显现。

  旅拍如何避免踩坑?旅拍乱象症结何在?如何让旅拍市场规范有序、良性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旅拍也遇“刺客”

  今年6月,上海游客张霞(化名)来到云南梅里雪山旅游,和入驻酒店的旅拍机构约了外出拍照。拍摄那天下午,她化上精致美妆,穿上酒店免费提供的藏族服饰,站在观景台上,不远处的梅里十三峰尽收眼底。傍晚时分,她看到了“日照金山”的浪漫景致,感到十分幸运。

  “我花3600元订了这家酒店的雪景大床房,房价里包含一份‘美学摄影体验’,注明赠送3张电子原片。”张霞说,拍照时她多次向摄影师询问收费标准,对方只含糊地说“拍完问客服”。

  没想到,在选片环节,张霞之前的好心情一扫而空。原片多曝光不足,人脸很暗。经软件处理后的“精修图”效果虽然不错,但一张要价100元,全部打包需4980元。“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遇上了‘旅拍刺客’,价格都快赶上拍婚纱照了。”张霞说。

  于是,她跟商家协商,“不要精修照,只要原片,一起打包1000元行不行?”销售方不同意,表示可以打折到2580元。无奈之下,张霞提出选购部分照片,但对方不给她看全部缩略图,只让看一张张大图,还不允许回看。最终,她花350元买下7张原片。

  回想整个过程,张霞感到自己落入这家旅拍机构的套路。摄影师选择唯一能拍到雪山全貌的黄金时段拍摄,并拖延到太阳落山,让她无法自行补拍。在选片环节,销售通过各种心理暗示诱导她多消费,精修片的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

  近年来,旅拍行业消费套路经游客投诉屡遭曝光:以“免费”“赠送”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暗藏高额附加费用;拍摄前不明确告知收费标准,收费随意;精修等服务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甚至漫天要价。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旅拍消费避雷帖,有网友吐槽,“299元订的,花了6000多元才走出来”“精修120元一张,还没我在网上找的15元一张修得好”。

  除了隐性消费套路多,低价竞争导致服务体验差,也成为旅拍行业顽疾。

  游客黄女士在贵州千户苗寨拍了一套报价199元的苗族服饰写真,商家承诺该套餐包含服装妆造、全部底片及5张精修图。拍摄中,黄女士感到,摄影师拍照如同流水线作业,通常是几个模板动作,构图缺乏变化。交付的精修照片只是用软件一键修图。“成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尽管花费不多,却白白浪费了时间和感情。”黄女士抱怨,“本来期待值很高,但拍出来的照片连朋友圈都不好意思发”。

  企查查近期统计显示,当前国内旅拍相关企业6341家。近10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从经营时间来看,成立年限在1-3年的企业占比44.95%,成立年限不足3年的企业占比居多,超过70%‌。大量新企业加入,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和“内卷”,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一些没有资质的个体摄影师蜂拥涌入,给行业监管带来挑战。

  “在重庆洪崖洞对面桥边,我和朋友刚拿出手机想拍两张,就有收费摄影师带着客人挤过来,直接说‘让一下,我们先拍’。”游客丁皓川颇感无奈,他换了3个机位,每到一处,都被摄影师以“占位”为由驱赶。

  在一些网红打卡地,部分摄影师为占据拍摄好地段拉帮结伙。29岁的成都个人摄影师王先生讲述,7月11日他去春熙路接活时遭到围堵:“四五个人围过来,有人堵在机位前,有人拍视频挑衅。”他表示,这些人长期占据优质机位,游客若想自己拍照,要等待很久。

  艾媒咨询今年5月发布的《2025年中国旅拍市场消费行为洞察分析报告》显示,在2025年中国消费者认为旅拍行业值得改进的问题中,泄露客户隐私问题尤为严重,占比36.41%。其次是摄影师水平参差不齐,占比35.83%。其他还有同质化严重占比34.68%、妆造服务不到位占比33.72%、没有明码标价或服务费用不透明占比33.53%等问题。

  “内卷”式竞争质量难保

  广西南宁市某摄影工作室主理人陈烜榕说,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旅拍热度持续上升。如今,越来越多个人摄影师涌入,数量甚至超过旅拍商家,旅拍写真价格因“内卷”式竞争愈发低廉,拍摄质量难以保证。

  “质量高、出片好,成本就高,但成本高了客情就不好。”一位旅拍机构的经营者感慨道,现在坚持做品质的店不容易,一些商家靠线上低价引流获客。然而,部分从业者把价格压得过低,导致成本压缩,无法聘请技术好的化妆师和摄影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面对旅拍乱象,陆续有景区出手管控。

  部分单位明令禁止未经允许的“商业拍摄”。故宫博物院在2023年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和《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禁止和拍摄相关的服装道具、摄影器材、化妆工具、营地车等运载工具入院,禁止占道、拉客等行为。加大巡管力度,一经发现要求立即离院。拒不配合的,交由执法部门处置。颐和园、天坛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明令禁止未经许可的商业拍摄。

  同时,一些景区尝试对旅拍进行限制和引导。2023年,湖北恩施女儿城成立旅拍行业分会,制定章程、统一行规,对服务标准、价格体系等进行细分。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景区设置免费商业拍摄区域和收费商业拍摄区域,进入相应区域商拍需提前预约,收费区每天接受10个以下“商拍”团队申请。2024年,福建泉州大开元寺要求统一登记,从业者经统一培训获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商业性拍摄。

  对于景区的管控措施,摄影师群体意见不一。在桂林从事个体旅拍的摄影师叶景目前月收入约1万元,他希望市场“进行优胜劣汰市场调节”。在他看来,为消费者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是旅拍市场良性发展的保障。

  一些摄影师希望树立旅拍行业口碑,加强行业管理。“不是拿着相机就能成为摄影师,现在有的摄影师技术参差不齐,由于竞争激烈,存在拦路拉客、霸占机位、争抢机位等行为。这不仅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还会对整个旅拍行业造成不良影响。”陈烜榕喜欢四处旅行,能体会游客的感受。他希望相关部门对商业摄影加强监管,推动旅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让摄影师能从中获得合理收入,游客能安心享受美景,获得美好体验,让旅拍从业者与游客取得“双赢”收获。

  按下旅拍行业“规范键”

  “旅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新兴行业,对一些乱象要进行有效规范和治理,保障游客权益,引领旅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助理、世界旅游组织-MCSTO大数据负责人、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委会秘书长刘逸说。

  分析旅拍乱象产生的原因,广西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秘书长廖忠纬认为,市场机制不健全是关键因素,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旅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但与之匹配的管理机制、行业规范未能及时跟上。从市场准入来看,旅拍行业门槛较低,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拍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市场监管中存在职责不清、监管盲区等问题。

  “当前需要相关部门对旅拍行业进行规范、治理,但不能一刀切,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刘逸建议。

  针对如何杜绝旅拍乱象,廖忠纬认为,地方应成立旅拍协会,对从业者开展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摄影技术提升、服务意识培养、文化内涵挖掘等。此外,旅拍协会应对摄影师实行备案管理,摄影师要经过专业考核,持证上岗,从源头上保障服务质量。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懿教授建议,要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区分“个人创作”与“商业行为”。对于景区而言,应当设置免费拍摄区和收费管理区,实施分区管理、限时拍摄制度‌,热门机位限时开放,避免过度占用公共空间;对商拍团队实行预约制度,限制拍摄时段和人数,减少对游客游览的干扰;增加景区巡逻频次,及时制止违规揽客、占道经营等行为。

  “杜绝旅拍乱象需要各方多维引导,在加强管理之外,游客在选择旅拍服务时应当注重查看商家资质、合同条款,避免陷入消费陷阱。要自觉抵制旅拍商家、摄影师的不良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廖忠纬建议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9日 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