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四五”金融答卷亮点纷呈 为强省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发布时间:2025-11-14 07:41:30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中新网济南11月13日电(王采怡)“十四五”时期是山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山东融资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金融供给充裕,有力支撑该省高质量发展。山东优化服务实体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直达快享,建好“金融试验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让山东“好品金融”影响力持续提升。

  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情况。

11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金融供给量质齐升,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省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陈颖介绍说,近五年来,山东金融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连续25个季度高于全国,今年5月迈上2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台阶;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0个季度高于全国,去年11月突破15万亿元,“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均已提前完成。

  山东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1.0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下降1.82个百分点,实实在在让利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云山说,“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政策利率累计下调了0.8个百分点,山东省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将政策利率调降的成效传导至贷款端。

  此外,山东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将企业各项融资费用透明化、阳光化,进一步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资本市场“齐鲁板块”活力迸发。实施上市培育“十百千”计划以来,山东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达3556家。目前,该省上市公司总数达430家,质量持续向好,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8万亿元,8家市值超千亿元。

  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副局长刘振平介绍,“十四五”时期,辖区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5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合计占比达92%。

  改革创新纵深突破,打造金融服务山东品牌

  三大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试验田”作用充分凸显,成为山东金融创新的重要引擎。

  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创企业贷款余额3039.78亿元,较获批前增长176.7%。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100余项示范性改革创新成果。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美德积分金融转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等好经验,在全国推广。

  山东还与中央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重点项目,对接争取资金8644.45亿元。

  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山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坤道表示,山东高质量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环球工银 聚力齐鲁”等一系列融资对接活动,有效拓宽央地协作与跨境资本合作路径,同时推动济南、青岛两市注册成立10只基金,出资规模66.53亿元,重点投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三农”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一级巡视员于雷表示,该局聚焦山东省内优势产业,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烟台苹果、寿光蔬菜、昌乐西瓜、阳信肉牛、临清羊肉等全省知名特色农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打造“好品山东”。截至2025年9月末,山东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9620.93亿元,较2020年末翻了一番。

  风控开放协同发力,筑牢金融安全根基

  “十四五”时期,山东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分类施策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稳妥有序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实现高风险机构动态清零。

  于雷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处置不良贷款6866.86亿元,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8726.01亿元,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10余家高风险机构顺利“摘帽”,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

  对外开放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主动对接对外开放战略,优化外汇服务环境,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大力推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上线10个应用场景,便利企业办理融资业务,服务企业超9000家。

  展望“十五五”,山东将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山东金融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