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23:29:11 来源: 红网
 杭州临平。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杭州临平。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杭州10月31日电(记者 王逸飞)10月31日,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官宣”本届大会将于11月10至11日在杭州市临平区举办。作为浙江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前沿地区,届时临平也将再次被全国行业目光所聚焦。
微短剧作为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的典型代表,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视听文化新消费、赋能千行百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中国微短剧以505亿元的市场规模超越电影票房,成为网络视听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也为文化出海提供了极大助力。
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微短剧产业吸引多地加码布局,其引擎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借微短剧这块小“屏”发生蜕变的临平,便是其中代表。
纵观全国,临平在微短剧领域的布局和发力都走在前列。多年前,在微短剧产业初露峥嵘时,正寻找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临平就敏锐捕捉到这一信号,并结合当地实际入局其中。
 “临影厂”影视基地。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临影厂”影视基地。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3月,临平提出打造“最懂微短剧的地方政府”。当年,其快速构建起“写—拍—播—评—投”五位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承办全国首个微短剧行业大会——杭州·微短剧大会;启用全国首个微短剧拍摄基地“临影厂”。2024年,当地提出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今年,实现“全国微短剧名城的二次攀峰”成为临平的新目标……
如今,临平与微短剧已共同走过“三年之约”。临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创发展中心主任叶诚介绍,该区持续推动微短剧产业的跃升蝶变,实现了产业升级、平台跃迁、视野拓展等多维度的发展。
在产业升级方面,从微短剧精品化迈向“大视听”生态构建是临平的鲜明特点。
“自微短剧产业起步之初,我们就率先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并致力于构建以微短剧为引擎的大视听产业生态。”叶诚介绍。
从作品来看,今年,当地企业出品的《赵小姐的日记》成为浙江唯一入选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的作品,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微短剧;虚拟现实电影《司天勇士》成为浙江首部获得中宣部电影局虚拟现实电影备案的作品;《燎原之重回1938》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在跨界赋能方面,临平深耕“微短剧+”模式,全区累计已有8部企业参与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沿着产业链将目光前移,三年的持续发力也让临平实现着从专业拍摄基地到全链条产业集聚区的变化。
临平打造的“临影厂”是临平文化“新三样”产业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其被成功认定为杭州市数字贸易特色基地,跻身微短剧“金鹏指数”全国基地前十,荣获首届微视听文艺盛典优秀组织单位等,累计服务长、短剧拍摄项目700余个。
同时,“临影厂”构建起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配套微短剧艺术指导中心、影视协拍中心及微短剧审查中心,持续彰显平台功能。在产业集聚效应上,其成功引进点众科技、山海星辰、好有本领等国内头部数字视听企业子公司落地,服务触角和能级持续拓展提升。
 “临影厂”微短剧拍摄花絮。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临影厂”微短剧拍摄花絮。临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谈及“视野拓展”这一变化,叶诚将其阐释为“从深耕国内市场到文化扬帆出海”。
依托微短剧的发展势头,临平大力鼓励本土化创作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此前,《大明风华》《天下长河》等电视剧成功登陆海外电视台及网络视听平台,《赵小姐的日记》《水韵风情梦塘栖》等微短剧也在海外流媒体平台和短剧平台上线,为中国微短剧出海积累经验。
“我们的‘临影厂’正加快搭建出海剧拍摄服务链条,以更好服务出海剧组拍摄。此外,临平积极鼓励区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长鹰科技海外短剧平台FlickReels自2024年8月上线以来,已跻身欧美、东南亚、东亚地区多国娱乐类应用畅销榜前列,彰显出中国微短剧的国际影响力。”叶诚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