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被调出港股通,背后却是价值重估与韧性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09 14:16:05 来源: 能源网

  

  2025年9月8日,港股通标的名单定期调整生效,调整结果分别有20入和20出。市场目光往往聚焦新调入的标的,却容易忽略一个事实:调出并不等同于企业基本面走弱,相反,它有时会带来难得的“价值错位”,为投资者提供低位布局优质资产的时间窗口。

  十月稻田(9676.HK)正是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尽管暂时离开港股通名单,十月稻田却正以清晰的战略、扎实的业绩和强劲的成长动能,展现出被市场低估的品牌价值与增长潜力。

  暂时调出港股通,企业长期价值不改

  中信建投发研报指,本次十月稻田被调出港股通,直接原因是其上半年H股流通比例较低,仅占总股本的40%,导致流通市值未达到恒生指数成分股筛选的临时性要求,而公司总市值实际已符合港股通门槛。

  根据十月稻田之前公告,公司646333720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 H股股份已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且该等转换 H股于2025年7月15日上午九点整起开始在联交所上市。公司当前已通过所有股份在港股全流通申请,7月15日起以总市值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评选。

  该行指出,十月稻田进入新一轮成长期,且发展路径清晰,公司品牌力具备溢价,并非传统基础农产品公司,作为家庭食品创新标杆,集团价值可望逐步被市场认可,预计2026年将重回港股通,同时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持续高增长,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企业的真实价值最终仍需靠业绩表现说话。从十月稻田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可见,集团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获利能力和基本面韧性,带动股价绩后大升10%,而今年股价表现亮丽,年初至今累升逾30%,市值亦逼近百亿大关。

  十月稻田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0.6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加约16.9%,毛利按年大增50.1%至6.7亿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0%增加至现在的21.8%,显示出十月稻田优异的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成效。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盈利能力的跃升:经调整净利润同比飙升97.7%,达到2.9亿元,净利润率从5.7%提升至9.6%。这意味着公司不仅在规模上保持增长,更在经营质量上实现跨越,逐步迈向“利润释放”的新阶段。

  战略升级,家庭食品创新品牌的多维布局

  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健康化、国货化等新趋势。食品行业尤为明显,消费者从“吃好”转向“吃健康”,更关注营养均衡、低脂和高纤维食品,同时追求便捷与品牌保障。

  业绩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十月稻田大米产品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1%,玉米产品则以营收4.33亿元成为第二大品类。十月稻田在巩固大米基本盘的同时同步推动品类创新,逐步拓展玉米、杂粮、干货等品类,并进一步开发出黄油手抓饼、玉米浆包、沙拉汁、欧芹大蒜盐等便捷家庭食品。至今,已成功构建起覆盖“主食+休食+调味”三大板块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更多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为持续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触达效率与覆盖频率,十月稻田积极推动渠道建设与升级。报告期内,在线渠道实现收入18.37亿元,同比增长3.4%;商超渠道收入达4.96亿元,同比增幅为26.0%。十月稻田依托全渠道融合战略,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协同的销售网络,确保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高可见性与易得性。另外,为响应“一人食”消费趋势,还前瞻性地布局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等即时零售平台,抢占快速增长的万亿规模即时消费市场。

  在品牌力的打造上,十月稻田围绕“家庭食品创新品牌”的新定位,推进了一系列面向年轻群体的全域营销活动。包括打造“双创始人”IP形象,开展与热门IP《新白娘子传奇》《猫咪和汤》的跨界联名合作,以及赞助马拉松赛事等多项举措。通过强共鸣的品牌营销,有效切入Z世代的核心消费场景,与其建立“情感沟通”,增强品牌情感认同与用户忠诚度。

  作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十月稻田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持续用安全、健康、便捷的产品满足用户新食代需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地位认证,十月稻田已获得“连续六年东北大米中国销量领先”及“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的认可。

  资本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长期却是一台称重机。港股通调整难免带来短期流动性波动,却未改变十月稻田稳健的基本面和明确的成长趋势。随着H股全流通落地、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渠道纵深拓展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有望在2026年重返港股通,迎来更广泛的市场关注和流动性支持,其价值终将在时间中得到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