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8 17:55:16 来源: 秀目传媒
中新网杭州10月28日电(蓝伊旎)一批批海外客商走进车间产线,一场场对接会让相隔万里的人们互相奔赴,一份份订单在面对面洽谈中当场敲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回望过去五年,面对国际形势变化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浙江打破“出国找商机”的传统路径,将海外宾客“请进来”,在“家门口”搭建起一座座链接本土企业与全球资源的桥梁,以开放开拓发展新局。
外宾实地探访浙江工厂。 浙江省贸促会 供图
小县城拥抱“大机遇” 在“家门口”叩开全球商机
“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外商需求。”在嘉兴海宁的跨国采购对接会上,平湖市太士服饰的外贸经理一边填对接清单,一边回应中东采购商关于羽绒服面料材质与交货周期的询问。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却也有不少企业“藏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浙江省贸促会组织“国际贸易投资代表团浙江行”系列活动,把海外客商引入县域产业集群与高新园区,促成“零距离”对接。
以嘉兴为例,近60家中东采购企业走进当地外贸工厂实地考察。随后,嘉兴便与中东企业签下总额1.05亿美元的出口订单,更推动箱包、毛衫、羽绒服、面料、皮革五大产业带集体入驻嘉兴(迪拜)优品直销中心,“三件衣服”从产品出海迈向产业带扬帆新阶段。
“在面积不大的县域里,居然藏着这么多园区和发展机会!”2023年5月,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副领事芮娜随“浙江行”代表团走访嘉善、桐乡等地,高度自动化的智能车间与完整产业链让她连连赞叹,称浙江县市“潜力巨大,是真正的投资热土”。
县域,正成为浙江对外开放的“鲜活窗口”。截至2025年,“浙江行”代表团已走遍浙江10个设区市、30个县(市、区),从初访前的“陌生”,到深入了解后的“惊叹”,再到项目落地合作,浙江县域的全球吸引力不断释放。
外宾探访浙江工厂。 浙江省贸促会 供图
技术共享价值共创 从“交易”走向“交情”
开门迎客,不仅做成了“交易”,更深化了“交情”。
当下,非洲绿色转型需求迫切,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实力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契合点。例如,义乌晶澳太阳能已落地多个标杆案例,包括非洲最大的埃及Abydos光储项目、刚果(布)首个光伏发电及垃圾焚烧发电站项目等。
今年9月,来自南非、尼日尔等22个非洲国家的100余位客商走进金华义乌“进货”“取经”。
“我们对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光伏产品需求旺盛,同时也希望借鉴中方在组件生产、成本控制与项目运维方面的经验,推动非洲光伏产业加速发展。”一位非洲代表团成员表示。
通过技术共享、价值共创,越来越多浙企投身全球发展议题。
在联合国可持续采购走进浙江嘉兴推介会上,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穆索菲提到,联合国采购正转向更可持续的供应链,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在产能、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二十年前,人工耳蜗依赖进口,一副耳蜗价格高达20万元,我们的产品则将价格降至8万元以内。”收到非洲国家采购意向后,诺尔康创始人李楚抓住与国际组织代表“一对一”“面对面”交谈的机会,积极寻求可能的合作机制。他强调,除了提供产品,他还希望通过培训当地医生为听障儿童提供长期的、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真正助其重建交流能力。
再如,过去几年,嘉兴天和制药已向联合国等机构提供超过250万套医疗血袋,并在苏丹、阿富汗、刚果(金)等地区建立快速服务通道,保障紧急采购需求。公司国际销售总监马尔科·法内斯基表示:“我们持续推进环保与绿色生产,部分标准已优于欧洲企业。”
在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会长陈建忠看来,这一笔笔订单承载着消除贫困、保护生态、促进和谐的全球责任,是浙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的重要实践。
对接会上,浙企代表与联合国官员面对面交流。 浙江省贸促会 供图
织密“三张网” 护航企业出海
架“桥”引客,是为了链“路”全球。为护航企业出海,浙江构建起覆盖境内外的服务体系,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撑平台。
去年,杭州市国际商会成立知识产权专委会,创新引入一批国际“顶流”,探索将外国专家融入地方服务体系。今年,其国际智库已壮大至19人,涵盖欧美、非洲、日韩等多国专家,将为企业出海提供更贴近目标市场的专业支持。
放眼全球,浙江已织好“三张网”:58家海外联络处、190家外国商协会构成的“海外联络网”,成为链接全球的“千里眼”;覆盖90个县(市、区)的“基层联动网”,化身倾听企业诉求的“顺风耳”;服务3万多家外贸企业的“服务网”,则当好全流程支持的“店小二”。
依托“三张网”,企业国际化步伐愈发稳健。2022年,浙江省贸促会依托协同机制,委托驻香港联络处快速核查,助某灯具公司8小时内解决货物被扣纠纷,开创境外取证先例;2024年,湖州南太湖新区借力该网络,不仅斩获1.6亿美元订单,还成功对接3家澳大利亚研发机构。
五年间,19场重点活动、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海外嘉宾、1300次精准对接——从县域车间到国际舞台,这一组数据背后是无数次“双向奔赴”,更是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我们要让‘浙江行’成为一张金名片,让更多企业在‘家门口’链接全球商机。”陈建忠表示,未来这张链接全球的“经贸网”还将越织越密,助力更多“浙江智造”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