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1 02:07:23 来源: 腾讯新闻
【编者按】
在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众志成城,共御外敌。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文艺宣传的阵地,从物资保障的后方到秘密情报的战线,万千力量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民族洪流。历经岁月洗礼而留存至今的抗战信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递者。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系列报道,以“信物”为媒,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的后人展开对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探寻跨越时代的青春信念。
提起杨靖宇,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他的故事——那位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寇血战到底的东北抗联英雄。他的名字,早已与“不屈”“壮烈”紧紧相连。
退伍大学生军官王家培始终对这位英雄心怀敬意,总想触摸那些书本之外的鲜活记忆。带着这样的心情,他走进杨靖宇之孙马继志的家中,聆听那段沉淀着热血与信念的历史。
刚一落座,马继志便取出一个叠得方正的红布包。“这里面是块桦树皮,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随着红布轻轻展开,一块粗糙的桦树皮映入眼帘,带着东北林海的印记。“1958年,我父母去参加爷爷的公祭安葬大会,在他牺牲的地方取了这块树皮带回来,弹尽粮绝时,爷爷曾靠吃这种树皮充饥。东北的桦树多,可我们河南少见,这块树皮就成了念想,提醒家里每一个人,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杨靖宇,本名马尚德,祖籍河南确山,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他受组织委派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积极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2年,他赴吉林开展革命工作,化名“杨靖宇”,寓意驱除外侮、平定宇内。从此,这个名字便与东北的白山黑水紧紧相连。
1932年秋,杨靖宇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4年,他整合17支抗日武装力量,成立东北抗日联合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并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起,他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率领队伍与日寇鏖战。
在敌我力量悬殊、战争旷日持久、斗争环境艰苦的情况下,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建立众多密营,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山地游击战,逐渐成为一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力量。
“鼎盛时期也就三万多人,却要面对近六十万关东军,还有一二十万伪满军。”马继志感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杨靖宇率领的抗联顽强牵制敌军,使日本关东军难以大举南调,为全国抗战赢得了宝贵时间。但随着战事推进,困境日益严峻。1939年后,日军常在严冬发起“讨伐”,靠飞机侦察炊烟锁定目标。抗联战士只能深藏林海,断粮时以树皮、草根、棉絮充饥。短短四个月间,杨靖宇带队作战47次,最激烈的一天打了7仗。
“到1940年2月中旬,爷爷身边只剩下6名战士,他却安排警卫员黄胜发带着三名战士往敌人反方向转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士们。”马继志的眼眶微微泛红,“2月17号,剩下的两名警卫员下山买粮食,也相继牺牲。从此之后爷爷身边就没有一兵一卒,孤身一人牵制着敌人,转战于林海雪原。”
1940年2月23日,长白山林海,气温零下42摄氏度。杨靖宇被200余敌军团团包围。面对敌人的劝降声,他以愤怒的子弹回应,直到胸口连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5岁。敌人割头剖腹,在他干瘪的胃里只发现还没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铮铮铁骨,让敌人也为之震撼。
“爷爷最后一次和家人见面,是1928年春天。”马继志语气里满是遗憾,“当时爷爷在外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悄悄回到家中,对奶奶说‘明天我要出一趟远门,也许待几年,或许更久’。”谁也未料到,这竟是永别。
由于使用化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在老家的妻子和孩子并不知道赫赫有名的“杨靖宇”就是他们的亲人。直到1950年,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筹建时,一份写着“马尚德,东北用名杨靖宇”的履历表,才让父子得以“重逢”。
“每年逢年或爷爷忌日,母亲就拿出桦树皮教育我们,尝尝苦,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马继志说。久而久之,“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这九个字,成了马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受爷爷影响,马继志少年从军,曾立个人三等功,退役后在铁路系统奉献了三十余年。他坚定地说:“10多年的东北抗联抗战,铸就了抗联精神——忠诚于党的信念、勇赴国难的担当、血战到底的气概。作为杨靖宇后人,我们有义务把抗联故事讲好,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力量。”
访谈结束,他再次将桦树皮郑重包裹。那块来自东北雪原的树皮,见证过烈火与鲜血,也见证过信念与牺牲。它不仅是一件传家之物,更是跨越时空的纽带,将杨靖宇的忠魂与抗联的精神,传递到新的时代。
监制/王智勇 统筹/刘娟 制片人/沈颖 周诗婕 冯金同 姜弘毅 编导/汪伟捷 摄像/顾新刚 齐敬 剪辑/刘香楠 配音/王家培 视觉包装/孙伟 乔旭 秦宏图 陈嘉骏 文稿/顾慧敏 张弛(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