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19:11:32 来源: 安徽网
“兄弟姐妹们,如何应对AI潮流啊,还要继续发文嘛……这本小说已经五万字了,要停下来吗?是不是签约都别签啊,存稿有60万字,我怕首秀直接被AI弄没了。”2025年3月7日,一位新人作者在“番茄小说吧”如是说。这条不温不火的求助帖,反映出同时期大多数基层网文作者的焦虑。帖主说的“首秀”,是番茄小说平台独有的推荐制度,指新书发布满八万字后作者可以主动申请平台推荐,找到作品受众。而据数据网站追踪,2025年2月前后,番茄小说的首秀作品数量一路高涨,“从2月8日开始,男频的首秀数据就达到1000+,女频446”,直至3月1日,男频首秀作品达到3549本,创下历史新高。这不是因为今年作者的创作欲望激增,而是AI文在背后兴风作浪。
AI文,顾名思义,即依靠AI工具创作出来的小说。具体而言,是指利用现有的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Gemini等),通过输入提示词来生成作品人设、世界观、剧情等内容要素,形成完整的小说。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普及,许多便捷的AI创作工具接连涌现,进一步降低了AI文的创作门槛。
按理来说,AI写作的发展对网络文学而言是一件好事:平台无须忧虑书库空乏;读者可以尽情阅读;原创作者虽会受到冲击,但也可以凭借已有经验,利用AI工具自我打磨,积极转型。
然而,当海量AI文席卷网文市场后,人们发现AI写作并不如预期一样利好行业。冗余数据野蛮生长,反而使得真正的好作品被埋没。究其原因,现行的AI文存在着内生缺陷,尤其在长篇小说写作上表现不佳——而网络小说却往往以超长篇为主流。现行AI文的缺陷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长线创作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当篇幅拉长,AI容易首尾不顾,推翻先前的情节和设定,只根据新的提示词另设新篇,故事的连续性较差。其二,内容注水,节奏缓慢。常常表现为在主线剧情之外插入大量无意义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人物对话生硬刻板,小说情节原地打转。其三,文风古怪,用词生僻。大多数AI文的文风是杂糅各家得来,常常运用不合时宜的高级词汇和术语,给人观感较为机械僵化。
老牌网文平台多以真人编辑把关,AI文很容易在签约环节就被验明正身,踢出场外;即便过签乃至于上架,多年付费的资深读者也能够分辨这些小说,及时止损。纯粹的AI文赚不到订阅分成,自然难以为继。以番茄小说为代表的免费阅读平台则受到更大的冲击,表现为首秀作品数量的不断飙升。师出同门,AI文为何破不了“起点”系的“防”,却能在“番茄”系收割流量?这要从番茄小说独特的生产机制讲起。首先是“免费”,免费不是没有成本,而是将成本由读者端转移至广告商,这意味着小说只需要读者点击阅读即可获取收益。其次是由去中心化的算法驱动,采取个性化的推荐模式,小说只要字数达标就可以被相对公平地推荐和分发。
两相结合,造就了适宜AI文倾销牟利的宽松环境。在此机制下,追逐热点的AI文被大量制作投放,薅取分成——这恰恰会破坏平台原有的创作生态。因为番茄小说的推荐算法需要大量用户数据作为支撑,低质AI文被过度推荐,可能导致算法对用户画像的描摹出现偏差,效能下降。其次,AI文占用了平台有限的推荐资源,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影响。
作者、读者的流失,是平台的不能承受之痛。为此,番茄小说早在2024年末就着手应对AI文的冲击。2024年12月5日,番茄小说官网发布《2025年番茄作家福利,亿级现金扶持优质内容,单人奖金超百万》,明确提到“经审慎考虑,为打击恶意刷取听读收益/刷数据作弊以获得平台福利的行为、抵制恶意水文/重复章节/旧稿挪用等低质创作行为,对全勤奖、星火奖的福利规则做出调整,并下线连载奖”。其中最重要的改动就是将全勤奖门槛从200元听读收入上涨到500元,这事实上提高了AI文的获利成本,是一次借助市场反应过滤低质量AI创作的有效尝试。
2025年2月,AI文在番茄小说进一步泛滥,官网也随之祭出对策。《2025年2月番茄平台账号违规处罚公告》公布“因恶意发布水文内容被封禁处罚的部分作者账号”,矛头直指AI写作乱象,表明官网开始着手对低质AI文进行明确的界定、鉴别和处罚。
紧随其后,4月7日,番茄小说发布《番茄签约流程优化说明》,表示“平台出现部分作品,其全篇或大篇幅内容存在情节叙事不清、结构混乱、转折生硬、逻辑割裂等现象,严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和作者创作积极性”。申明要开展长期治理,增加新的签约审核机制。说明涉及两项重要改动,一是坚决拒签低质内容,二是不再给予多次发表低质内容的作者签约机会。前者意味着有AI味的小说更难过签,后者意味着批量生产AI文的账号本体有望被肃清,滥用行为可以从源头被抑制。
作为目前平台公开治理AI文的关键一着,提高签约门槛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5月,番茄小说的首秀作品数量比起3月份大幅下滑,作者群体的创作信心迎来回升。回望这一博弈过程,番茄小说应对AI文的举措实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提高创作门槛,包括提高签约门槛和全勤门槛,降低AI文的经济效益,将其排除在商业生态之外。二是识别和总结AI文的固有缺陷,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精准的审核封禁机制,如官网公布的“恶意水文”定义,就显示出平台对AI创作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条路径在本质上互为犄角:只有精准识别和把握AI文的原生缺陷,才能有的放矢,把“提高门槛”的举措落在实处,在不折损腰尾部作者创作热情的前提下,荡涤数据洪流泛滥的网络文学环境。(作者李重阳 系中山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