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山海为远:中国援外医疗的“鱼渔兼授”之道🌭

发布时间:2025-08-19 16:09:16 来源: 央广网

  

  中新网石家庄8月19日电 题:不以山海为远:中国援外医疗的“鱼渔兼授”之道

  作者 赵丹媚 邢璐 李佳

  “作为一名援外医生,我希望能为这里的人们多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留下‘带不走的’能力。”18日,正在尼泊尔一家医院执行援外任务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张涛接受中新网电话采访时表示。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张涛所在的援外医疗队,收到了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节日问候。2024年8月,作为第16批援尼泊尔中国医疗队队员,43岁的张涛从保定来到加德满都,开始了援外工作。

8月13日,第16批援尼泊尔中国医疗队队员、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张涛(中间)正在实施教学带教手术。 受访者供图

  “当时正值雨季,通往驻地的盘山公路更显崎岖,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的河流。加上颠簸的山路,从加德满都到驻地150公里的路途显得格外漫长。”一年后,张涛依然清晰记得初到这里的情景。

  然而,挑战远不止路途。频繁停电、设备简陋、药品短缺……困难接踵而至。“最紧急时,我们用手机闪光灯照明,完成了一台肠梗阻手术。”张涛回忆道。

  张涛在尼泊尔工作的医院,由中国援建。自1999年河北向尼泊尔派遣首批援外医疗队以来,经过中尼共同努力,这所医院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肿瘤医院。

  更大的挑战,是打破当地医生传统观念、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诊疗模式。张涛说,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起初在当地被认为“耗时耗力”,但当他们通过这种模式成功延长一位恶性肿瘤患者生命后,“尼泊尔同事眼中的疑虑融化了。”帮助当地医院推动建立这种新的诊疗模式,是张涛感到骄傲的事情。

  “今天的援外医疗更强调‘鱼渔兼授’,最大化帮助当地医疗的可持续内生能力发展,这比单纯诊疗意义更深远。”张涛说。通过“师带徒”式教学,他们这批援外医疗队已为当地培养了12名能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生。

2020年10月5日,袁帅在卢阿拉巴省义诊结束后收到当地政府给援外医疗队的感谢信。(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改变同样发生在非洲大陆。

  “初到卢本巴希的驻点,四下荒芜,伴随着风声和发电机的噪声。当时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在这增设医疗点。”曾任中国第19批援刚果(金)医疗队副队长、中国第20批援刚果(金)医疗队队长的河北省胸科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袁帅回忆说。

  袁帅说,卢本巴希是刚果(金)第二大城市,但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患者常需要前往首都金沙萨进行治疗。在援外医疗队的努力下,袁帅所在的一家医院从闲置到实现运营。援外医疗队还在当地开展义诊45场,惠及民众3500余人次。

  此外,袁帅曾多次参与“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项目”工作。得益于此,来自刚果(金)的图巴目前正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学习医疗器械维修。图巴说:“我们医院有许多中国捐赠的设备,我要在这里努力学习,学成回国后和更多同事分享经验。”

  数据显示,自1963年起,中国向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累计诊治患者3亿人次;培养当地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填补受援国数千项技术空白,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袁帅表示,山海虽远,医者同心。从尼泊尔崎岖山路,到刚果(金)广袤原野,中国援外医疗队员跨越山海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援助,以医者仁心架起友谊桥梁。由他们培养的当地医疗人才,正积极投身医疗一线,成为“鱼渔兼授”之道最生动的见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