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9 16:15:12 来源: 猫眼娱乐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425家A股上市公司、159家境外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排名全国居前……功能机制逐步完善的资本市场,哺育了深圳的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
随着资本市场深入改革,越来越多的深圳科技创新企业迎来发展良机。截至8月15日,共有16家深圳企业正在排队冲刺A股IPO。这些企业是深圳上市军团的后备力量,如果能够上市,有望切入发展快车道,为产业向新注入强劲动能。
目标资本市场开拓增长空间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相继出台“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A股对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打通融资渠道。
记者梳理发现,深圳16家排队IPO的企业,6家企业拟从冲刺深交所IPO,其中主板2家、创业板4家;3家企业拟冲刺上交所科创版IPO;7家企业选择北交所作为上市目的地。从上市进度来看,15家企业已经进入问询阶段,北芯生命已经提交注册,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这些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体量各有特点。大盘蓝筹特征明显的惠科股份总资产超1000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403.1亿元,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作为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领军企业之一,该公司去年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排名全球第一。通过IPO募资,惠科股份拟加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产线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恒运昌是上述16家企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在2022-2024年三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4.91%,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156.72%。该公司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核心业务“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用于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加速国产化进程。
从招股书申报稿可以看到,不少企业订单充裕需要扩充产能,抑或是目标全球化拓展海外市场,它们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攀高向新,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重视研发投入构筑“护城河”
创新,是深圳的一张亮眼名片。目前,深圳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占全部425家上市公司的比重超50%,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上市资源持续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从深圳16家排队冲刺IPO的企业看,科技创新特征明显,通过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专利成果构筑护城河。
数控机床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钶锐锶采用全直驱技术路线,满足发展先进制造业对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需求。近三年来,该公司累计研发费用6153.44万元,截至去年底已取得 247 项专利,并获得79项软件著作权。
钶锐锶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底层技术路线,强化在高端工业母机“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坚能力,并加速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在深圳拟上市企业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的企业不在少数。大普微、北芯生命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36.15%和65.5%。
用技术壁垒“护城河”,不少企业建立起竞争力。在申请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毛利率多在40%至60%水平,这是它们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增长势头的底气。
更多“硬科技”企业迎上市良机
资本市场正在深化改革,提升包容性,向更多“硬科技”企业敞开大门。
不看当下盈利注重未来成长,亏损企业也能通向资本市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落地,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的第五套上市标准;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冲击科创板的北芯生命和目标创业板的大普微,都具备尚未盈利但快速成长的特征。
研发创新医疗器械,北芯生命是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该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4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17亿元,市场拓展快速放量。
大普微则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该公司推出的多款数据中心企业级 SSD (固态硬盘)产品,广泛覆盖下游数据中心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拉动下游应用,大普微迅速做大市场规模,近三年来亏损持续收窄。
目前,深圳正积极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以半导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快速成长。业内人士表示,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为深圳优质创新企业创造出更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