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20:31:58 来源: 央广网
中新网长春8月28日电 (记者 郭佳)泰国、印尼、坦桑尼亚、蒙古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的工商界代表28日齐聚吉林长春,围绕经贸与产业合作展开对话。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吉林正借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海外市场实现更紧密对接。
吉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持续走向深入。南非的道路上,中国一汽重卡通过本地化用工带动就业;赞比亚农田里,吉林的水稻技术正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计;中车长客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即将在匈塞铁路上线,实现中国高铁首次出口欧洲。
吉林省副省长孙简表示,吉林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冰雪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优势明显,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挖掘出更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新增长点。他同时强调,要以文化、教育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人文交流,为双方的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指出,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泰国投资建厂、拓展东盟市场。目前,新能源和智慧物流是双方新的合作亮点。此行,他率团访问中国一汽集团,寻求为泰国物流企业采购先进卡车。
与会各国代表分别推介了本地特色产业,并详细解读了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印尼、坦桑尼亚、蒙古国等多国工商界人士纷纷表示,期待通过投资建厂、合资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
会议期间,吉林省贸促会与来自泰国、印尼、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的商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代表们还走进正在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参观展馆并与吉林企业面对面对接,探索具体合作落点。(完)
🌪